1、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館,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國男籃在決賽中與前蘇聯隊遭遇。為瞭大洋彼岸的觀看需求,這場男籃決賽被安排在當地時間晚間11點45分開球。
2、但以為奪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國人卻被當頭潑瞭盆冷水——前蘇聯隊半場時以26比21領先,下半場甚至一度擁有兩位數優勢。
3、好萊塢大片般的英雄絕地反擊在第4節還剩6分鐘時開始上演,分差逐漸被縮小。終場前10秒,美國男籃仍以48比49落後,球權在對方手中。此時,凱文·喬伊斯阻止瞭前蘇聯隊的傳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後反擊,遭到亞歷山大·貝洛夫犯規。最後3秒,前者兩罰命中反超比分,美國人已經開始提前歡慶。
4、歷史性一刻就在此時發生。前蘇聯隊最後倉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終場哨響美國人以為金牌到手時,裁判卻提出回表到終場前3秒,重新比賽。場地很快被清理幹凈,美國人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前蘇聯隊員伊萬·艾德斯庫後場底線長傳球找到此前賠上關鍵犯規的亞歷山大,後者在籃下用假動作晃開兩名美國隊員出手,球打板入筐。
5、絕殺生效。美國人當即提出申訴,但最終以2票支持對3票反對被駁回。這場比賽被當作最偉大的時刻載入後來的俄羅斯籃球史。
6、第二個3秒究竟是否該有,至今都是懸案,但前蘇聯人在有效時間內命中絕殺卻是不爭的事實。
7、原本比賽的最後3秒,前蘇聯隊在科林斯執行第2罰之前試圖請求暫停,但裁判未予理會,在美國籃球規則中也不允許這樣做。美國隊開始慶祝的同時,前蘇聯隊官員則沖向裁判,質疑這3秒的判罰。
8、此時,時任國際籃聯秘書長威廉·瓊斯伸出3個手指,支持瞭前蘇聯隊的訴求。美國人至今對其舉動耿耿於懷,認為他根本沒有權力左右比賽結果,而裁判懾於其地位和影響力,最終做出瞭回表3秒的決定。
9、多年後,瓊斯告訴美國籃協官員,他當時隻想追求程序正義,根本沒想過前蘇聯隊能真正打成一次絕殺進攻。
10、即使這3根手指算是瓊斯履歷上的“黑點”,但與這位英國人對籃球事業的貢獻相比,實在是瑕不掩瑜。瓊斯是國際籃聯創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擔任秘書長一職,也是推動籃球入奧的關鍵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奧運會籃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外,他還為中國籃協1974年恢復在國際籃聯的合法席位,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都做出瞭努力。
11、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人創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64年向威廉·瓊斯頒發瞭貢獻獎。2007年,瓊斯入選國際籃聯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