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意思: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2、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瞭這首長詩。
3、《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餘”,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