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唱勢很重要
頭應稍低別太低。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裡去。
2、盡量避免用那些與唱無關的肌肉
控制呼吸用橫隔膜時盡量不牽扯到其它肌肉,不要太使勁,那樣會將所有的腔體關閉起來,把聲音也關緊瞭。唱的時候不要緊張,自然地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動作,唱的時候用橫隔膜。
3、打開喉嚨
打開喉嚨很簡單,當困時,一面講話一面打呵欠,這時候喉嚨就打開瞭。打開喉嚨比打開嘴巴更重要!這樣唱起來的聲音比隻張嘴不打開喉嚨的聲音更亮些,所以,嘴要與喉嚨一起張開,最好後面張得更大些!如同用一個倒立的漏鬥,大口一方在頸部喉嚨處,漏鬥尖在面罩處。如果聲音位置已全部進入面罩,聲音就能從最輕逐漸唱到最強。
4、焦點
歌唱時聲音要有共鳴,焦點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遠、太近都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發聲點,點集中瞭,聲音會越來越大;沒有點的聲音就散瞭。開始時共鳴點要小,然後擴展開來,越唱越大。這種發聲方法,聲音小,好象燈後面有面鏡子,可以使光照得更遠。頭額、鼻竇等處都是空的共鳴腔,要盡量利用。
5、呼吸
歌唱時,要用躺著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橫隔膜)中,我更傾向於腹式呼吸,這樣可以吸得深、且快。但無論哪種呼吸,不可兩種同時用!這樣是矛盾的,如同一腳踩剎車,一腳踩油門。
6、訓練聲音
先找到最好的音以後然後順著往上、往下去唱,嘴、喉嚨位置都不要移動,在唱鄰近的音時盡量體會,盡量模仿那個最好的音,這就叫“自我模仿”。每個人都要有“聲音的記憶”。要特別註意嗓音、喉部的感覺。歌唱是很抽象的,一定要註意咽喉肌腱等發聲器官的技能狀態。聲音的記憶,不光指音調,而是包括音質、音色、力度。要追求上中下聲區的統一。
7、發聲的基本
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結稍下來一些,這樣在聲音的圓潤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時,要保持一個氣柱,與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氣柱的基礎上,越到高聲區聲音越寬、越響。我所說的打開喉嚨,就是讓喉嚨打開,使聲音不受壓制、不受幹擾很自由地出入,打開鼻腔、進入頭腔,自由地振動起到共鳴。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鳴效果,而不是說打開喉嚨後壓、擠,聲音發白。如果能找到一個正確的位置,聲音就自動地、正確地進入面罩。
8、發聲位置
(1)聲帶如同橡皮筋,既能拉長也能撐寬。但如果一個人不是正常發揮自己真正的音質,而是故意的撐大中、低聲區的聲音,這樣高音是無法唱上去的。即使唱上去,發出的聲音也是大搖大擺的。
(2)正確的聲音位置是:按高音區聲音的寬窄極限與高位置,去定中、低音的聲音音量及位置,而不是將中、低聲區的聲音故意撐大個音往上練,唱第一個音時,喉結放下,再往上唱第二個音,控制喉結不動,練好瞭第二個音,再往上練第三個、第四個,逐步增加。
9、喉部
(1)打開喉嚨、喉結穩定與喉頭兩側肌肉用力的關系。喉頭兩側頸部肌肉有力,是要求兩側的肌肉幫助喉頭打開,而不是將喉嚨捏緊。
(2)正確的打開喉嚨是感到頸部往四周擴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自然的打哈欠的感覺去講話,去唱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歌唱發聲時的嘴形要呈微笑狀。撅嘴、拉下巴使口形成豎橢圓形,喉嚨容易發緊。
10.換聲點
如何解決換聲點的問題。中、低聲區的聲音,要與高聲區一樣寬,就容易過渡。如果下面搞得太寬,撐得太大,到過渡音就難以過去。在低聲、中聲區開始往上唱時,要先想好高音的聲音位置,按這個聲音位置唱,就能順利過去。因為聲音的位置始終保持在面罩共鳴裡。唱過渡音時,不要使勁用力,要唱得柔和而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