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土樓,分佈於福建和廣東兩省。龍巖市境內的永定土樓,漳州市境內的南靖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雲霄土樓、漳浦土樓以及泉州土樓等。
2、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築,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
3、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即永定縣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這些土樓或方或圓,以圓為主,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截至2008年,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