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露後就是進入秋天瞭,這時冷空氣南下,天氣開始變冷瞭。白露節氣滋陰潤燥養為先,早餐最宜喝粥,同時也要多喝茶,註意皮膚保濕。在華南,“白露”節氣後,雖然氣溫仍常常居高不下,但冷空氣已經開始不時來訪。總體來說,“白露”後,華南地區的天氣開始出現氣溫下降加速、降雨強度減弱、日照驟減的特點。
2、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鬥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瞭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
3、白露後,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瞭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4、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節氣基本結束瞭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瞭,這種幹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幹燥。
5、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與處暑,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造成“三伏”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瞭三伏天濕度大;到瞭深秋之後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幹燥的內陸,幹燥的西北風造成深秋之後氣候幹燥。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民諺“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描述瞭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6、秋季的前兩個節氣均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自白露節氣起漸漸趨向涼爽、幹燥。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