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手抄報小學內容 這兩篇端午小知識很合適

端午節手抄報小學內容 這兩篇端午小知識很合適

1、端午手抄報內容素材一:端午之惡日傳說。

民俗專傢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端午節最早是作為惡日來過的,從唐代開始,人們才逐漸把端午節當成佳節良辰來看待。據山東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勃介紹,一般認為,端午節的形成源於古代的避惡日。端午日與夏至日臨近,這一時期,陽氣最盛,各種蚊蟲出現,而且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和諧,對於這種陽氣極盛的日子一般認為不吉利,惡癘病疫多泛濫,於是形成躲午(五)習俗,後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節俗都是圍繞祛邪避邪展開的,如喝雄黃酒、插艾草、掛菖蒲(菖蒲葉子像劍,取祛邪之意),還有給孩子系五色絲繩,戴祛五毒的肚兜,縫裝有香料的荷包等,以達到祛邪、祛蟲的目的。

據考證,龍舟競渡最早也與祛邪有關,人們通過某種儀式把邪氣放在龍舟上,開展競渡,看誰送得快、送得遠張勃說,端午最早因節令而形成節日,更多和氣候變化聯系在一起,從魏晉時期,端午開始和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這給節日註入瞭文化內涵。由於人們對屈原高潔節操、偉大人格的認同,屈原與端午節之間產生瞭某種互動關系:端午節因屈原有瞭更為豐富的節日內涵,屈原則由於端午節而被人們不斷地記起,不斷地懷念。

2、端午手抄報內容素材二:端午節掛艾草習俗的由來。

傳說,在遠古時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來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瞭,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瞭一個方法。

神仙砍瞭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在經過瞭幾天幾夜以後,神仙終於勝利瞭。水怪答應神仙,隻要是神仙的子孫,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讓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應瞭,他們就說好,隻要在墻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傢,那就屬於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著浪頭來瞭。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傢的屋簷下的時候,水怪總會看見這人傢屋簷下掛著一束象寶劍一樣的艾草和菖蒲,跑瞭許多的地方,隻淹瞭一些沒人住的空房子。最後,天黑瞭,水怪隻好悻悻的回去瞭。

原來那天決鬥後,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瞭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瞭端午,才出現瞭這樣的情景。後來,到瞭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傢的墻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嚇退水怪,以此來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

衣櫃如何保養 玉米苗期蟲害有哪些 如何選購學步帶 生肖兔2020年運勢大全 關於生肖兔2020年運勢分析 聞雞起舞文言文翻譯 聞雞起舞譯文 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介紹 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資料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