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傢長要記住的是“永遠不要埋怨孩子”,隻要我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我們沒有做好,孩子有問題而解決不瞭時,是我們該反思自己,是否傢庭教育存在問題。無論是老師還是傢長,在遇到孩子有問題時,首先反思的是自己。一、教育其實是一生的事情。孩子的教育時間很長,一生中的某段時間出現偏差,並不等於他的一生偏離軌跡。而且,一段時間的偏差,如果解決的好,反而會成為孩子的轉折,相好的方向發展。此時傢長的幫助引導將起到很大的作用。未來畢竟還很長,所以允許孩子出現問題,也是好事,關鍵在於贏在終點。幾次考試分數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
2、把焦點放到學習過程上。有果必有因,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已經是一個結果。此時傢長關註結果,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結果已經無法改變,傢長該做的是:努力做到心態平和,冷靜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成績下降,並扼制事情向更糟糕發展。一般來說,成績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有好的學習過程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一個平時學習成績很穩定的孩子,如果考試考出瞭糟糕的成績,我們應該給孩子鼓勵和安慰,因為很有可能是孩子考試心理或者方法出瞭問題。
3、在孩子的教育上傢長可以多做加法、少做減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其優點、特長、進步,好的表現屬於加法,糾正孩子缺點、錯誤、過失是減法。很多傢長往往隻盯著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而忽略瞭孩子的優點。當孩子考試得瞭50分的時候,其實第一步要做的是該讓孩子把得到的這57分守住,然後再去考慮失去的那40分。因為,孩子做對的題目中有些是孩子並不理解的知識,而是靠感覺蒙上的。孩子考完試,傢長首先肯定他取得的成績,在這個基礎上以點帶面再拓展知識,孩子往往容易接受,因為這屬於正向心理循環的過程,容易讓孩子收獲自信和成就感。而如果孩子考完試後,傢長對孩子取得的成績不聞不問、嗤之以鼻,卻隻是讓孩子對錯題不斷地改正,時間久瞭孩子會失去信心和興趣,產生厭煩情緒,並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這樣就形成瞭負向心理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