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節氣,即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不同的節日反映不同的物候。
2、大寒是每年公歷1月20日或21日,節令交大寒,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令,它反映的是氣溫變化,《三禮義宗》載“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自十一月一陽交初起,至此始徹,陰氣出地方盡,寒氣並在上,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也。”
3、大寒當天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一丈一尺八分,相當於今天的2.74米,與冬至最長時相比已短瞭許多,說明太陽已明顯地向北偏移瞭。
大寒也寓意著這一天如果天氣不冷,那麼寒冷的天氣就會向後展延,來年的春分時節天氣就會十分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