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聖外王”是儒者提出的個人修為的目標,個人認為應該分別解釋,所謂“內聖”即要註重內心的修行,從正其心,誠其意,致知,格物作起的,保有"赤子之心",達到"天"賦予的心,即天人和一.“外王”指做事的本領,手段,修為最終是為瞭更多數的人服務,所以做事就要有手段,就要成功,就要努力,而“王者”的權謀是通向成功的關鍵,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前提下。
2、“內聖外王”一語,最早見於《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但是,它更適用於表述儒傢的人生理想;所謂“內聖”,足指主體心性修養方面的要求,以達到仁、呈境界為極限;所謂“外王”,是指社會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實現王道、仁政為目標。儒傢把內心的道德修養與外在的政治實踐融為一體,建構瞭一種獨特的人格理想。
3、儒傢“內聖外王”的人格理想追求早在春秋時期就已韌顯端倪。《左傳》中所謂“三不朽”之說,其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排列就已蘊含瞭“內聖外王”的意思。孔子的“修己”以“安人”並進而“安百姓”的“為己之學”也有同樣的意思在內。
4、孟子的“修身”、“立命”,養“浩然之氣”與倡導實行王道仁政正是對孔於“內聖外王”理想的進一步闡釋。被宋儒提升到“四書”之列的《大學》開宗明義使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鎔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就是所謂的“三綱領”和”八德目”,是儒傢對“內聖外王”人格理想的最完整概括。
5、可以看到,儒傢“內聖外王”的人格理想的主要特點,是要求以聖賢的人格為價值取向,以個體的道德自覺為修身原則,最終挺立於天地之間,擔當起國傢和民族的重任。
6、內聖主要表現為善的德行。善的具體內容是廣義的人道精神,其基本觀念則是儒傢的仁。原始儒傢以仁為核心,孔子曾把“恭、寬、信、敏、惠”視為仁的具體內容,這些品德從小同方面展示瞭內聖的品格。後來儒傢一再強調的仁、義、禮、智、信等等,也可視為人格的內在規定。
7、與正面確立仁德相聯系的是克己,後者在另一個意義上體現瞭仁:“克己復禮為仁。”除瞭仁德之外,內聖在某種意義上還表現為仁與知的統一。智是一種理性的品格,缺乏這種品格,主體往往會受制於自發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很難達到健全的境界。所以從先秦原始儒傢到宋明理學,都一再將理性的自覺看成是達到內聖的必要條件。
關於內聖外王是誰提出來的內容的介紹就到這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