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部早期經典中,他自述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這是當時貴族階層無論武士或商人習以為常的奢侈情況。但他因深深困擾於生死問題而出傢。
2、他通過正常飲食恢復瞭體力,來到距苦行處不遠的伽耶城,不久後開悟成為“佛陀”。此時他35歲(或31歲)。據上座部所說,成道前,當他努力調伏自心,七年來圍困他的“魔”在此時“現形”。其“十魔軍”有:色欲;不樂梵行;饑渴;貪愛。
3、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印度梵名Buddha,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