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譯: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傢,那可真是夠盡心的啦!黃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饑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瞭饑荒,也如此辦。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哪個國傢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而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因此而加多,這是為什麼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敲起戰鼓,兵器刀鋒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瞭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瞭五十步停下。憑著自己隻跑瞭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瞭一百步,那怎麼樣呢?”
2、惠王說:“不可以。隻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這也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瞭。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盡(這句指在農忙季節不應讓人民為公傢服役)。密網不下池沼捕魚,魚鱉就會吃不盡(按,古時曾經規定,網眼在四寸[合現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為密網,禁止下池沼內捕魚)。
3、斧子按一定的季節(指在草木凋落的時候,那時生長時節已過)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使百姓供養老人孩子和為死者辦喪事都沒有什麼遺憾瞭,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瞭。五畝大的宅園(五畝:合現在一畝二分多),在裡面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瞭。雞、豬、狗等傢禽、傢畜的飼養(豚:小豬。彘:大豬),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老人可以吃肉瞭。百畝的耕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數口人的傢庭沒有挨餓的情況瞭。認認真真地辦好學校教育,反覆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庠序:學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著重物走在路上瞭。
4、七十歲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卻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富貴人傢讓豬狗吃人吃的東西,而不知道加以約束,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知道打開糧倉賑救災民,老百姓死瞭,就說:‘這不是我的罪過,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指別的諸侯國的人)就會前來歸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