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約翰· F· 肯尼迪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簡介:約翰·肯尼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全名:約翰·費茨傑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佈魯克萊恩,政治傢、軍人,第35任美國總統。通常被稱作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傑克·肯尼迪(Jack Kennedy)。
中文名稱:約翰·肯尼迪
英文名稱:John F. Kennedy
中文別名:約翰· F· 肯尼迪
外文別名:John Fitzgerald Kennedy
出生地:美國馬薩諸塞州佈魯克林
職業:編劇 演員 政治傢 軍人
星座:雙子座
血型:
出生日期: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
身高:
畢業學校:哈佛大學
詳細介紹
肯尼迪在1942年曾是一名海軍中尉,在1946年-1960年期間曾先後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並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43歲的年紀為美國截至2018年第二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迄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利策獎的總統。
約翰·肯尼迪的執政時間從1961年1月20日開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為止。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7年5月29日,約翰·肯尼迪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佈魯克萊恩,父親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JosephP.Kennedy,Sr.)和母親羅斯·菲茨傑拉德·肯尼迪(RoseFitzgeraldKennedy)於1914年10月結婚,共育有子女9人,4子5女,肯尼迪是次子。
1920年,在三歲生日前三天,患上瞭惡性猩紅熱。
1922年,在五歲的時候進入愛德華奉獻學校(EdwardDevotionSchool)學習,1922~1924年期間,他在那裡學習幼兒園到三年級的課程。
1924年,在七歲的時候和他九歲的哥哥小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JosephPatrickKennedy,Jr.)被送入德克斯特學校學習。後來他又被送到位於康涅狄格州瓦林福德(Wallingford)的坎特伯雷寄宿學校繼續學習、生活。
1930年秋天,約翰·肯尼迪患上瞭一種無法確診的疾病,後來確診為愛迪生氏癥(AddisonsDisease)。
1935年秋季,他請求插班學習普林斯頓大學的課程,但是遭到瞭該學校的拒絕。後來,他的父親經過努力,安排他於11月初入學。由於疾病纏身,他隻堅持到12月就中斷瞭學習。
1936年7月,約翰·肯尼迪申請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並被順利錄取。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他曾兩度到歐洲訪問。
1937年夏季,約翰·肯尼迪用瞭兩個月的時間在法國和英國旅行。探詢羅斯福政府新政下的美國的發展和歐洲的發展的情況、納粹德國與法西斯意大利是否使人們擔憂會再次爆發歐洲戰爭等問題。
1938年7月,大學二年級畢業後到達倫敦,利用暑假時間在美國大使館工作,並於假期結束後返回美國,參加哈佛大學三年級課程的學習。
1939年春季,再次訪問瞭倫敦和羅馬等地,並從天主教最高領袖教皇庇護十二世那裡領受瞭聖體。
約翰·肯尼迪的歐洲之行和課程學習的主要成果,是一篇論述英國綏靖政策根源的大學四年級優等生論文。他花費瞭兩個月的時間寫成瞭長達148頁的論文:《慕尼黑的綏靖政策——英國民主從裁軍政策緩慢轉化為重整軍備政策的必然後果》,《紐約時報》專欄作傢阿瑟·克羅克幫助他進行瞭風格方面的修改,並根據溫斯頓·丘吉爾的作品《英國沉睡的時候》推薦瞭一個標題:《英國為什麼沉睡》(WhyEnglandSlept)。肯尼迪寫成這篇論文之後,他的父親鼓勵他出版成書,這本書在美國和英國都得到瞭好評,銷量巨大。
1940年6月,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並獲得瞭國際關系榮譽學位。9月-12月,肯尼迪到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學習。
軍旅生涯
1940年秋季,約翰·肯尼迪成為第一批被選定加入美國陸軍的青年。由於他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學習1940~1941年的課程,因此他要到學年結束的時候才會被征召。
1941年春季,在體檢時未能被陸軍、然後是海軍的軍官預備役學校錄取。後來通過艾倫·柯克上校(AlanG.Kirk)——柯克曾經是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在美國駐英國大使館裡的海軍武官,當時負責華盛頓特區的海軍情報局(theofficeofNavalIntelligence,ONI)——的幫助,肯尼迪於1941年10月以海軍少尉的身份到海軍情報局外國情報處工作,成為一名情報資料傳遞人員。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結識瞭英戈·阿瓦德(IngaArvad)並開始瞭一段充滿浪漫的關系。
1942年7月,海軍批準瞭約翰·肯尼迪的出海請求,安排他到芝加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一個分部的海軍學校學習。肯尼迪的願望是要指揮一艘魚雷艇(即PT艇,patrol-torpedo)。這一願望在1943年1月得以實現。他離開訓練工作,受命帶著4艘船前往佛羅裡達州的傑克遜維爾,並在那裡得到瞭新的任務,被安排到巴拿馬運河執行巡邏任務,由於他不願意“在戰爭結束前陷在巴拿馬”,便請求調到南太平洋。
1943年3月,約翰·肯尼迪踏上瞭前往美國和日本正值激烈交戰的所羅門群島的征程。成為PT-109艇(MotorTorpedoBoatPT-109)的艇長。6月,肯尼迪的船被派往新喬治亞東南的拉塞爾群島,7月被派往位於戰區中部的新喬治亞西部的隆巴裡島。8月1日,他的船前往佈萊克特海峽參與攔截一個躲過美國驅逐艦攔截的日本船隊。8月2日,約翰·肯尼迪的船參加瞭攔截一個日本船隊的夜間攻擊任務。在戰鬥中,他的PT-109艇被一艘日本驅逐艦撞成兩截後沉沒,船上兩人喪生,11人落水,包括肯尼迪在內的6人抓住瞭漂在水面上的船殼,並將另外五名幸存者領回到漂浮的魚雷艇殘骸處。船上的工程師嚴重燒傷,因此肯尼迪不得不拽著他以抵禦強勁的水流。當日14:00,在漂浮瞭9個小時之後,魚雷艇殘骸開始下沉,肯尼迪用牙咬著受傷艇員的救生衣帶子,在經過5個小時之後終於遊到瞭一塊60多米寬的小島上。由於該島位於弗格森水道南部,是魚雷艇的常用通道,因此,肯尼迪決定立即出發,以便打信號攔截船隻等待救援。當時他已經36個小時沒有休息。由於沒有與任何船隻相遇,他隻能遊回小島。
1943年8月4日,肯尼迪與其他艇員一起遊到附近的歐拉薩納島。1943年8月5日,他與另外一名軍官遊到克羅斯島。1943年8月6日,艇員們被兩名當地島民發現,肯尼迪在椰殼上刻瞭一段話:“當地人知道位置,可以引路,11人活著,需要小船。肯尼迪。”托島民帶到魚雷艇基地所在地倫多瓦島。1943年8月7日,島民帶回一封新西蘭步兵中尉的回信,信中說:“我強烈建議你們跟這些當地人到我們這裡來,同時,我將用電臺聯系你們在倫多瓦島的上級,然後落實如何去接你們剩下的艇員。”1943年8月8日,肯尼迪到達新西蘭人的駐地。在經歷瞭7天艱苦逃生後,所有艇員在不到24小時裡都被送到瞭倫多瓦島接受治療。
肯尼迪在這一事件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決心使他成為瞭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人物,並先後獲頒二戰紫心勛章、亞洲-太平洋戰役獎章、二戰勝利紀念章、海軍勛章以及海軍陸戰隊勛章等諸多獎章。後由於身體上面的原因,他於1944年初回到美國就醫,其間在邁阿密魚雷艇基地當教官。2002年5月一個由國傢地理學會組織的探險隊在所羅門群島附近海域找到瞭據說是PT-109艇的殘骸。
1945年3月1日,他的名字上瞭美國海軍退役人員名單,僅僅幾個月之後,日本就宣佈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步入政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約翰·肯尼迪進入美國政壇(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哥哥小約瑟夫·肯尼迪在英國戰場上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而他哥哥是全傢寄予厚望,將來要培養成美國總統的人選。這樣一來,傢人都將維護傢族名聲的重任寄托在瞭肯尼迪的身上)。
1946年,他參加瞭眾議院選舉。在那一年的選舉當中,民主黨的形勢不容樂觀,自1930年以來首次失去瞭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但肯尼迪的表現卻依然不錯,由於馬薩諸塞州的國會眾議員詹姆士·柯利(JamesMichaelCurley)將出任波士頓市長,在國會中留出瞭一個空缺,經過努力,肯尼迪在競選中獲得瞭勝利。
1947~1952年,眾議員
1947年1月,約翰·肯尼迪到華盛頓特區上任。當時恰逢民主黨經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全國上下開始擔心共產主義威脅的時候,而且哈裡·杜魯門總統當時也受到瞭猛烈的抨擊。在眾議院裡,他反對塔夫托·哈特利勞工法(即哈特利提案),發起國傢退伍軍人住房會議。1948年11月他再次當選眾議員。此間,他提出過低房租公共住房和援助公私立學校的議案,建議削減對非洲和近東地區的浪費性援助。
1952~1960年,參議員
1952年,以"肯尼迪將為馬薩諸塞做的更多"(KennedyWillDoMoreForMasschusetts)為口號參加瞭參議院席位的競選,並戰勝瞭勢頭強勁的對手亨利·洛奇(HenryLodge)贏得瞭一個馬薩諸塞州參議員席位,在總計2353231票中領先洛奇70737票,兩人的得票率為51.5%和48.5%。在成功當選參議員後,約翰·肯尼迪的首要考慮是要建立一個辦公室,以滿足他為之服務的馬薩諸塞州的需要。而肯尼迪將進入參議院視為他獲得更高權力的一個跳板是個不爭的事實。1955年9月,在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心臟病發作,傳言他不可能競選連任的情況下,肯尼迪計劃獲得1956年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並成為他擔任8年副總統的前奏,然後是1954年競選入主白宮,而到那時,他剛剛37歲。
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田納西州的參議員埃斯蒂斯·基福弗(EstesKefauver)獲得瞭副總統候選人的黨內提名。競爭提名失敗後,肯尼迪於1956年~1957年間制訂瞭一項戰略,以照顧到民主黨在民權問題上的各個派別,在1956年,圍繞陪審團庭審修正案(JuryTrialAmendment)的爭論引起瞭相當的關註,而肯尼迪投票表示支持陪審團庭審。
1953年9月12日,約翰·肯尼迪與傑奎琳·李·佈維爾(JacquelineLeeBouvier)在羅德島州結婚,他們的結合被描寫為“年度名人婚姻”。從1953年7月開始,他的背部疾病開始嚴重,在1954年4月進行的一次X光檢查中顯示,他的第五節腰椎已經斷裂。10月21日,他做瞭一個長達3個多小時的手術,將一個金屬盤插進瞭腰椎裡以固定脊椎骨,但由於插入的金屬盤被感染,1955年2月的又一次手術將它取出。
肯尼迪一直休養到當年5月才返回參議院。在這段時間及其後的近兩年時間裡,肯尼迪數次面臨生命危險,曾先後四次接受瞭天主教的終傅聖事。1956年他發表瞭一篇有關自己脊背外科手術的文章《我的病中體會》(WhatMyIllnessTaughtMe),最後定名為《當仁不讓》(ProfilesinCourage),書中講述瞭美國歷史上8位著名參議員的職業生涯,該書出版後成為全美暢銷書,並在1957年獲頒普利策傳記文學獎。
自從1950年之後,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與肯尼迪傢族的交往日漸頻繁,麥卡錫在成為參議院的焦點人物之前就與肯尼迪的父親老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結下瞭深厚的友誼。老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曾花費數千美元的資金支持麥卡錫,並在後來成為瞭他主要的支持者之一。
20世紀40年代之後,老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常常在自己位於海厄尼斯港(HyannisPort)的別墅裡與麥卡錫共渡周末。而且麥卡錫曾經追求過肯尼迪的四妹帕特·肯尼迪(PatriciaKennedyLawford)。在1952年的參議院競選當中,老約瑟夫·帕特裡克·肯尼迪與麥卡錫達成瞭一筆交易:麥卡錫在馬薩諸塞州的投票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而約翰·肯尼迪則不會在國會關於譴責麥卡錫主義的表決時投票支持該決議。
1953年,肯尼迪的父親又要求麥卡錫聘請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RobertFrancisKennedy)為自己的高級職員。1954年9月,在經過瞭9天的聽證之後,國會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建議“譴責”麥卡錫破壞參議院規則。當年12月2日,參議院以67:22的表決結果通過瞭這一譴責。而在民主黨中,惟一一個沒有投票反對麥卡錫的(更確切地說,沒有就此問題投票的)是約翰·肯尼迪。
1960年,他在一次為自己的辯解中說:“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個十全十美的人。我見過大多數人犯過的錯誤。麥卡錫的事情?我當時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處境。我的弟弟在為麥卡錫工作。”但肯尼迪後來十分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為他沒有同民主黨夥伴和參議院的大多數人一起譴責麥卡錫的這一不光彩行為成瞭此後一個長期的政治遺留問題。事實上,在1954年7月,在陸軍聽證會結束的時候,即參議院第一次考慮公開譴責麥卡錫的時候,肯尼迪準備投票反對他。
當選總統
約翰·肯尼迪相信,由於他的年輕、天主教的信仰、來自民主黨內領導人的有限支持以及自己身體方面的疑問,都表明他無法在1960年有把握地競選總統。事實上,肯尼迪覺得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政治能力的表現。雖然在美國歷史上曾有一小批候選人在不到50歲的時候會入主白宮,但還沒有誰在43歲就登上總統寶座。在威廉·麥金萊總統遇刺後,西奧多·羅斯福繼任瞭總統職務,但他在1904年競選連任的時候已經46歲瞭。更重要的是,歷史上隻有一位天主教徒競選過總統——1928年的阿爾·史密斯(AlSmith),並且他慘敗在赫伯特·胡佛的手下。
盡管如此,肯尼迪仍宣佈他有意在1960年大選中競選美國總統。
肯尼迪在馬薩諸塞州成功連任參議員以及自1956年民主黨代表大會以來在全國范圍內越來越大的知名度,使他成瞭許多人心目中1960年總統競選的有吸引力的候選人。他的活力被看作是應對蘇聯挑戰、經濟蕭條、種族隔離和“雜亂無章的美國生活”的優勢。1957年,全美各地邀請他進行演講的邀請函多達2500多份,而他同意在47個州做144場演說,平均兩天一場。1958年初,他每星期收到的此類邀請函平均達100份。民主黨在48個州的領導人大都表示肯尼迪是個很有可能參加競選的人物。1956年民主黨代表大會的1220名代表中有409人支持肯尼迪參加1960年總統競選。在對肯尼迪有所認識的所有潛在選民裡,有64%的人相信他具有當總統的背景和經驗。
盡管肯尼迪取得瞭廣泛的支持,但畢竟他太年輕,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在總統候選人提名問題上將他排在第四位,列在林登·約翰遜、阿德萊·史蒂文森和密蘇裡州參議員斯圖爾特·塞明頓之後。傾向於讓他競選副總統。肯尼迪並沒有接受這一建議,他曾說過:“我沒有興趣競爭副總統,我的興趣是競選總統。如果我要當選總統,我就會在1960年成功。如果我這次不成功,那麼我可能要等上8年時間,那時會出現一些新的面孔,而我就會靠邊站。”
為瞭抵抗阻礙他的勢力,肯尼迪在一開始便公開否認自己是個候選人。在民主黨進行的初選中,他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參議員休伯特·漢弗萊和德克薩斯州參議員林登·約翰遜。到1959年秋季,盡管肯尼迪還沒有宣佈參加競選,但他已經啟動瞭緊張而疲憊的日程安排,奔波於全國各地,在形形色色的場合向規模不等的人群發表演講。提高肯尼迪的支持率是贏得勝利的關鍵,為此,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放棄瞭在參議院的工作,擔任瞭競選運動的經理。並立刻於1959年10月底在海厄尼斯港別墅裡召開瞭17位主要人員參加的會議。
1960年1月2日,星期六,肯尼迪在參議院秘密會議廳裡向300名支持者正式宣佈競選總統。4月5日,在威斯康星州的初選中,肯尼迪獲得瞭56.5%、總計476024張選票,為該州57年來候選人在初選中獲得的最多票數。而且肯尼迪在10個地區中贏得瞭6個地區的多數票,從而贏得瞭該州60%的大會代表。
1960年5月10日,肯尼迪在西弗吉尼亞州取得瞭60.8%:39.2%的壓倒性勝利,戰勝瞭休伯特·漢弗萊,此後10天內,肯尼迪又在馬裡蘭州以70%:17%擊敗瞭韋恩·莫爾斯,在俄勒岡州同樣以51%:32%取勝。到此時,肯尼迪已經是第7次大獲全勝,打通瞭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道路。但形式並不就此一片樂觀。林登·約翰遜於1960年6月5日宣佈參加總統競選,並就麥卡錫問題等話題公開抨擊肯尼迪。1960年7月13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肯尼迪獲得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盡管林登·約翰遜在這之前對他進行過中傷,但肯尼迪仍然邀請他加入競選隊伍,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肯尼迪的天主教徒身份一直被認為是能否公正履行總統職務的一大疑問。就這一問題,肯尼迪於1960年9月12日,在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美國的太空城)對一群新教牧師進行的一次公開演說中作出瞭明確答復:“我不是天主教的總統候選人,我是民主黨的候選人,隻是恰好還是個天主教徒。在公共事務上我不是代表我的教派—教派也不代表我。
在這次演說中,他還強調,相比於宗教信仰,1960年的大選中還有很多更加關鍵的問題。因為戰爭、饑餓、愚昧和絕望是沒有宗教界限的,並且懇求用宗教的寬容心服務於國傢的安康。這次演說暫時抑制住瞭圍繞宗教問題的喧囂聲。
在1960年11月8日舉行的大選中,肯尼迪以極其微弱的優勢戰勝瞭尼克松。當天夜裡,雖然根據已經統計出的選票情況表明,肯尼迪可以充分肯定自己已經獲得瞭勝利,但由於在賓夕法尼亞州、密蘇裡州、伊利諾伊州、明尼蘇達州、密歇根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數字十分接近,無法做出決斷,因此他拒絕宣佈獲勝。
第二天上午他起床後,他獲知已經贏得瞭這六個州的勝利。事實上,加利福尼亞州還在混戰之中。並且最終倒向瞭尼克松,但這已經無關大局。直到中午,最終結果傳來之後,他才肯定取得瞭勝利。尼克松的新聞秘書發表瞭承認失敗的聲明後,肯尼迪才同意以當選總統的身份與媒體見面。
在總計6883.7萬張選票中,肯尼迪的優勢極其微弱,隻有118574票。尼克松的支持者幾乎在選舉結果揭曉的同時指責說,肯尼迪取勝的原因是伊利諾伊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選票欺詐行為所致。但這種指責無法得到證實。而且尼克松公開采取高姿態,拒絕置疑選舉結果。
196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35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對國際事物給予瞭極大關註。他呼籲美國民眾承擔起更多的義務,做出更大的犧牲。肯尼迪的就職演說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第一次就職演說被並稱為20世紀最令人難忘的兩次美國總統就職演說,共計1355個單詞的演說成為激勵型語言和呼籲公民義務的典范之作。
肯尼迪從當選之後就開始考慮就職演說,他不想在演說中偏激地指責當前事務,也不喜歡重新闡述有關於冷戰的陳詞濫調、論述一些有可能加劇美蘇緊張關系的有關共產主義威脅的問題。他希望用詞可以激起和平的希望,確定一個新時代的樂觀基調。
雖然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建議和許多記者、好友、作傢、陌生人提供的草稿和眾多的資料,最終的講稿卻是由肯尼迪親自撰寫的。他想使講稿能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顯然他達到瞭這一目的。
“我要讓每一個國傢,無論他們對我們抱著善意還是敵意,我們將付出所有代價、擔負所有責任、面對所有艱難、支持所有朋友,對抗所有敵人,來確保自由的生存與成功。……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中,隻有少數世代有幸擔負起在最危急關頭時捍衛自由的使命。我對這樣的責任毫無畏懼,當仁不讓。我不相信我們其中任何人願意與其他民族或其他世代交換處我們目前所處的地位。我們所付出的精力、信仰和忠誠將照亮我們的國傢及為國效勞的人民,而它所發出的光芒也能真正照亮全世界。”
在演說中,他呼籲全人類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專制、貧困、疾病和戰爭,他在演說中提到的:“不要問你的國傢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一下你能為你的國傢做些什麼。”(Asknotwhatyourcountrycandoforyou,askwhatyoucandoforyourcountry.)更是成為瞭美國總統歷次就職演說中最膾炙人口的語句之一。在他的就職演說後,約有75%的美國民眾認可瞭新總統。這表明肯尼迪平穩地渡過瞭權力交替期。
內閣組成
由於肯尼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是組織和結構,而是人,所以在他的內閣組成中存在著幾個顯著的特點:
1.內閣成員的年輕化。肯尼迪內閣中的重要組成成員的平均年齡不足50歲。
2.註重選拔人才。內閣中的每一名要員都曾接受過高等教育,工作能力較強。
3.沒有濃厚的黨派色彩。在肯尼迪的內閣中,出任財政部長和國防部長這兩個重要職務的克拉倫斯·道格拉斯·狄龍和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都是共和黨成員。
4.大膽任命親屬擔任重要內閣職務。肯尼迪在對他的裙帶關系的一片反對聲中,仍任命自己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為司法部長。
最高法院任命
肯尼迪提名以下法官至美國最高法院:
拜倫·懷特(ByronRaymondWhite)-1962年
阿瑟·戈德堡(ArthurJosephGoldberg)-1962年
遇刺身亡
過程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副總統約翰遜陪同下到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12時30分,肯尼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美茵街,MainStreet),埋伏的槍手向他開瞭槍,子彈命中頸部和頭部,倒在他妻子懷裡,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數小時後,李·奧斯瓦爾德被警方抓獲,初步認定為刺殺總統的嫌疑犯;但此人僅兩天後亦被槍殺,使案情趨於復雜化。林登·約翰遜宣誓就任總統後下令組成以最高法院院長沃倫為首的調查組。一年後,調查組提交報告(即著名的《沃倫報告》)認為整個事件全是李·奧斯瓦爾德一人作案。
JIMMARR曾寫文聲稱,在肯尼迪被刺殺後短短三年中,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瞭脖子,5人“自然”死亡,這種巧合的概率為十萬萬億分之一。從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自殺”或被殺。然而該種列表過於牽強,例如它包括瞭肯尼迪的一名情婦,新奧爾良的市長及空軍一號的勤務員(均與暗殺案沒有關系),而當眾議院調查委員會去信給倫敦周日時報詢問如何得出十萬萬億分之一的概率時,編輯部回信說這是一個錯誤,當時他們認為在計算的是"沃倫調查委員會成員15名在三年中死亡的概率......
此後數年,民間有很多人士嘗試調查此案,並出版瞭相當數量的暢銷書。在層出不窮的結論中,古巴政府、中央情報局甚至副總統約翰遜都曾被列為懷疑對象。《沃倫報告》和《眾議院遇刺特別委員會報告》都已在美國政府網站上公開刊登。僅還有一小部分和暗殺相關的檔案保密至2017年,其他都已開放。
有陰謀論者認為,此次刺殺肯尼迪總統的行為其實是共濟會聖殿騎士團的一個陰謀。
肯尼迪之死疑雲重重,當局認定的兇手不久也被人槍殺。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幕後黑手是林登·貝恩斯·約翰遜。按照法律,總統在任期內意外死亡由副總統接任。約翰遜對肯尼迪遇刺資料的掩蓋和銷毀以及對事件極為馬虎的草草調查更讓人懷疑。1991年,美國上映瞭著名電影《刺殺肯尼迪》反映瞭該事件。
葬禮
在貝蒂斯海軍醫院驗屍之後,肯尼迪的遺體為瞭準備葬禮而運回瞭白宮的東大廳並放置瞭24小時。在刺殺事件後的星期日,被美國國旗掩蓋住的靈柩被送到國會大廈以供公眾悼念。
從早上一直到深夜,成千上萬的公眾前來悼念這被嚴密看守著的棺材。來自超過90個國傢的代表(包括蘇聯),參加瞭在11月25日(當天是他兒子小約翰·肯尼迪三歲的生日)舉行的葬禮,其中包括8位國傢元首、10位總理(首相)以及大批各國政府要員。
1963年11月25日,美國國會圓形大廳,前來向肯尼迪致以最後敬意的人超過25萬。上午11:00,覆蓋著星條旗的靈柩從大廳中移出,放置在由4匹馬拉的靈車上,首先前往白宮,然後前往聖馬修斯大教堂(St.MatthewsCathedral),最後被送到瞭阿靈頓國傢公墓並被安葬在一個特制的地下墓穴裡。當天全球在電視機前收看葬禮現場直播的人有數億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