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 Pier Paolo Pasolini P.P. Pasolini
簡介: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PierPaolo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電影導演。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的《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遭到當時所有左翼人士的強烈抗議。他改編拍攝瞭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構築他獨特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改編自中世紀題材的文學名著,是一種精神的欣悅和狂歡。《索多瑪120天》則將他的性虐待幻想推到極致。
中文名稱: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
英文名稱:Pier Paolo Pasolini
外文別名:P.P. Pasolini
出生地: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博洛尼亞
職業:編劇 導演 演員 剪輯 配音
星座:
血型:
出生日期: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
身高:
畢業學校:
詳細介紹
早年經歷
他的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是一位反墨索裡尼的敏感的農村婦女。他是戰後藝術界員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意大利共產黨在1949年以同性戀為由將他開除;他景仰神聖和主,但他14歲就放棄瞭天主教信仰並一生與教會公開對抗;以無產階級左攝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站到瞭警方一邊反對學生革命。
他在故鄉上完中學和大學,戰時被征入伍,戰後他搗傢人避難費留裡這個貧困落後的北部地區,在中學任職,並以該地方言發表詩作。當時,以方言寫詩,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稱得上是一項創舉。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意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敗壞”,被革除教職,遂與母親赴羅馬定居。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邦區貧民窟學校。
演藝經歷
他是戰後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意大利共產黨在1949年以同性戀為由將他開除;他景仰神聖和主,但他14歲就放棄瞭天主教信仰並一生與教會公開對抗;以無產階級左攝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站到瞭警方一邊反對學生革命;他批評電視開創瞭一個享樂主義的時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譚》中公開蓄意地表現色情;他的影片《軟奶酪》因瀆神而給他帶來瞭四個月的監禁;而兩年之後,他又以《馬太福音》一片獲天主教電影大獎;這位被稱為“文質彬彬、具有深厚美學修養”、反對野蠻暴力的詩人、小說傢卻拍攝瞭據色情作傢、臭名昭著的薩德侯爵的小說改編的影片《薩羅》(索多瑪120天),在銀幕上展現瞭骯臟、血腥、不堪入目的場面(這部帕索裡尼絕筆之作在所有國傢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結的前一天,他還在為同性戀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卻固執地視墮胎為法西斯主義行為…帕索裡尼1922年3月5日生於意大利波倫亞。他在故鄉上完中學和大學,戰時被征入伍,戰後他搗傢人避難費留裡這個貧困落後的北部地區,在中學任職,並以該地方言發表詩作。當時,以方言寫詩,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稱得上是一項創舉。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意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敗壞”,被革除教職,遂與母親赴羅馬定居。
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邦區貧民窟學校。於是他目睹瞭一無所有的流氓無產者的被社會所遺忘瞭的生活角范:這裡有騙子、竊賊、強盜、妓女、妓男,有被污辱與被損害的,有骯臟、下流、背叛……他記錄表現這些社會歷史邊緣人物的文學和電影作品屢道非議,但他聲稱:“真正的殘酷來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質使人恐怖。”在此其間,他先後寫瞭《生活的年輕人》、《激動的生活》等反映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在當時是為人矚目的新進小說作傢。而且由於他的小說比較註重視覺,特別受電影人的喜愛,很多導演紛紛邀請他撰寫劇本。他曾先後為馬裡奧蘇迪特、費裡尼、波羅格尼尼等人撰寫劇本。其中費裡尼的兩部名作《卡比利亞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就是與費裡尼合寫的。當時還年輕的貝爾托魯奇對帕索裡尼極為尊敬,並請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為他寫瞭處女作《死神》的劇本。50年代末他出版瞭使他位居最偉大的當代文學傢行列的兩部作品:詩集《葛蘭西之燼》和小說《暴力人生》,後者因描寫妓女與皮條客的生活而被指為“猥褻墮
落”。此時他已開始與索爾達蒂、費裡尼等電影大師合作編劇。他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影片是《乞丐》,改編自他本人的作品。第二部為《羅馬媽媽》。影片以一個貧困暗娼為主角,描寫她們悲慘無望的生活。影片再度成功,獲得62年威尼斯電影節俱樂部聯盟獎。在他的影片中,充斥著強烈的宿命感和悲劇性。他的影片《軟奶酪》隻放映一次即被永遠禁映。他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因內容不良被起訴33次,而帕索裡尼卻說:“以保護他人道德為名禁止色情,是為禁止其它更具危險性的事物找借口。”
他的最後作品——《薩羅》(或《索多瑪的120天》)揭露現代消費社會殘忍的虐待狂般的暴殄天物的力量,把“施虐狂/受虐狂”的稱號送給所有的觀眾,引起軒然大波。影片成瞭這位詩人的淒厲絕望的吶喊。作為一位身體力行的革命傢,帕索裡尼的目光總是凝聚在生活在資產階級世界之外的苦難者身上。
他在1964年改編拍攝瞭《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並以近乎紀錄片的方式運用鏡頭和調度,在他看來,馬太是基督眾使徒中最入世、最具革命傾向的一位。但幾乎遭到瞭當時所有“進步的”左翼分子的強烈抗議。在現代語言學與神話人類學之間微妙的關系影響之下,帕索裡尼的創作開始偏離“新現實主義”的傳統,轉而關註神話和意識形態,同時繼續構築他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他改編拍攝瞭《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在前一片中,他改動瞭那些人所共知的情節,重新塑造瞭主人公借以表達他個人的觀點:俄狄浦斯不是一個遭到命運詛咒的悲劇人物,而是一個拒絕理性地自我反思而走向毀滅的暴徒。他最終瞎眼、流浪,罪有應得(這正是盲目愚蠢的現代人的寫照)。這兩部影片進一步確定瞭帕索裡尼對邊緣文化和前工業文明的依戀,他認為資本主義建立瞭喪失瞭神話感性的世界,使人們喪失瞭對神化身份的認同感,喪失瞭與大自然的和諧。於是在《美狄亞》中,美狄亞象征無產階級的復仇就具有瞭新的含義:他們借助巫術神話的力量戰勝理性與秩序,獲得解放和自由。
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的《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遭到當時所有左翼人士的強烈抗議。他改編拍攝瞭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構築他獨特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改編自中世紀題材的文學名著,是一種精神的欣悅和狂歡。
他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
在1975年,帕索裡尼完成瞭自己的最後一部電影《薩羅》(又名《索多瑪120天》),將法國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傢薩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銀幕。帕索裡尼將時代背景定在法西斯統治時期。
1975年11月2日,人們在羅馬郊外一個荒涼的海灘上發現瞭意大利爭議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的屍體,被亂棍打得不成人形。後來,17歲的男妓朱塞佩·佩羅西被指控謀殺帕索裡尼,但帕索裡尼的死仍然留下瞭諸多疑點。
個人生活
帕索裡尼1922年生於意大利博洛尼亞,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卻是堅定的反納粹者。出身資產階級傢庭的他,卻始終同情無產階級,成為西歐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