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簡介:威廉·惠勒(WilliamWyler,1902年7月1日/法國Mulhouse—1981年7月27日/美國洛杉磯),美國導演。 威廉·惠勒共導演69部影片,曾1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3次獲獎,3部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他將12位演員送上瞭奧斯卡影帝、影後的寶座。1965年他獲得瞭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撒爾伯格紀念獎,1976年又獲得瞭這個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中文名稱:威廉·惠勒

英文名稱:William Wyler

出生地:法國阿爾薩斯

職業:導演 制片人 演員 副導演 攝影

星座:巨蟹座

血型:

出生日期:1902年7月1日-1981年7月27日

身高:

畢業學校: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

詳細介紹

演藝經歷

早期

早期的美國電影導演中間,威廉·惠勒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巨匠,因為他追求完美的性格和拍攝作風。他是美國好萊塢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非常活躍的大導演,他出生在法國的阿爾薩斯,1922年在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碰見瞭美國明星制的創建人卡文.萊默爾,萊默爾剛好是美國環球影業公司老板的親戚,所以萊默爾就極力地慫恿和推薦威廉·惠勒到美國環球影業工作,他也覺得美國新大陸意味著機會和成功,於是,威廉·惠勒很快就來到瞭美國。

在環球制片公司擔任瞭一些電影制作過程中的副手之後,1925年他開始擔任導演,這個時候,有聲電影時代很快就要來臨瞭,正是默片時代的尾聲。他一開始導演的大都是西部片,代表作是1929年導演的《地獄英雄》。沒有過多久,在整個三十年代,他進入瞭自己電影生涯的輝煌時期。三十年代是美國經濟衰退時期,有過一個大蕭條,但是給大眾營造夢想的好萊塢的制片業,卻並沒有衰落,相反卻十分繁榮。這個時候,他主要是根據一些文學名作改編拍攝成電影,1937年,他根據海爾曼的話劇,改編拍攝瞭影片《死胡同》,1938年拍攝瞭同樣根據話劇改編的電影《吉薩貝爾》,這兩部影片都是講述愛情倫理的生活片,獲得瞭觀眾的好評。同一年,他拍攝的電影《紅襯淚痕》,影片講述瞭美國南北戰爭前夕,一個美國南方姑娘的生活悲劇。主演貝蒂戴維斯因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瞭第1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39年他根據英國女作傢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改編拍攝瞭同名電影,主演是英國傑出的演員勞倫斯。奧立佛,影片獲得瞭很大的成功。

輝煌

1941年他執導瞭電影《小狐貍》,1942年執導的影片《忠勇之傢》,獲得瞭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這個時候美國因為珍珠港事件,已經對日本和德國宣戰,影片的誕生真是恰逢其時。它講述瞭在1939年德國瘋狂轟炸英國時期,一個在後方支持英國對德國作戰的傢庭女主人的生活,塑造瞭一個高尚勇敢的英國婦女形象。這部影片在二戰期間,起到瞭很好的鼓舞士氣的作用,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寫信給制作這部影片的米高梅公司的老板路易斯·梅耶,說這部影片"是最好的戰時動員,抵得上100艘戰艦。"而拍攝完這部影片之後,威廉。惠勒立即以空軍少校的身份參加二戰、奔赴前線瞭。在奧斯卡的頒獎儀式上,是威廉·惠勒的妻子代替他領獎,她告訴大傢,這個時候,威廉·惠勒正在德國的上空,冒著敵人的炮火,拍攝著一部空戰紀錄片。

二戰結束以後,威廉·惠勒回到好萊塢繼續拍攝電影,1946年,他導演的影片《黃金時代》獲得瞭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這部影片講述二戰結束以後,三個士兵回到傢鄉,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的故事,因為觸及瞭美國的當代現實,反映瞭重大的社會問題,引起瞭人們的歡迎和共鳴。

但是很快,美國非美活動委員會開始在美國文化藝術界進行清洗,在1947年,把威廉·惠勒也列入瞭黑名單,認為他同情共產主義和共產黨。威廉·惠勒是當時著名的"十君子"之一,他對他們的指控進行瞭批駁,認為他們這是對憲法的破壞和侵害。最後,他遭到瞭暫時停止導演電影的處理。由於當時美國麥卡錫主義十分猖獗,所以好萊塢電影在政治運動和電視沖擊的雙重夾擊下,開始衰落瞭。

危機往往造就英雄,威廉·惠勒是振興好萊塢的重要人物,1953年,他執導瞭影片《羅馬假日》,發掘出瞭傑出的演員奧黛麗赫本,這個天使般的女人從此大放光彩,讓世界觀眾為之傾倒,新一代明星誕生瞭。這部人所共知的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英國公主,在羅馬度假時,和一個美國記者相識的感傷戀愛的故事。男主演是格裡高利派克,女主演奧黛麗赫本因為本片獲得瞭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而這個時期,是好萊塢面對電視的挑戰最為嚴峻的時期。1959年威廉·惠勒導演的巨片《賓虛傳》,一舉獲得瞭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大獎,創造瞭奧斯卡影片中的獲獎紀記錄,至今沒有別的影片能夠打破這個記錄,也使好萊塢找到瞭對抗電視的法寶,重新使觀眾湧向電影院。這部影片是一部史詩,他講述瞭古代羅馬一個猶太青年最後戰勝敵人、成為一個英雄的故事,場面宏大,情節曲折,給好萊塢重新帶來瞭生機和活力。

《賓虛傳》是威廉·惠勒達到的一個高峰,也是美國電影的一個高峰。之後,威廉·惠勒拍攝的重要影片有1965年的《搜捕者》,1968年的《滑稽女郎》和1970年執導的《瓊斯的解放》,1965年他獲得瞭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撒爾伯格紀念獎,1976年又獲得瞭這個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威廉·惠勒塑造瞭14個獲得瞭奧斯卡表演獎的電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獲得瞭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他執導的《黃金時代》、《羅馬假日》和《賓虛傳》都已經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他以追求完美著稱,經常反復拍攝,有一個"拍99次的惠勒"的稱號。

馮麗麗 Lily 蔡國隆 Guolong Cai 阿諾·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 曾毅 JAMSON 茅子俊 Zijun Mao 茅志君 瑪麗·伊麗莎白·溫斯泰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瑪麗· 伊麗莎白· 溫斯泰德 瑪麗· 伊麗莎白· 文斯蒂德 瑪麗·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