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石 zhèn shí
詞語解釋:
1.壓物的石塊。
2.猶鎮山。
分詞解釋:
石塊:
塊狀的石頭。如: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明.徐宏祖《遊黃山記》。如:人運一大石塊,於城內更築堅壘。——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鎮山:
一地區內的主山。古稱揚州的會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醫無閭山﹑冀州的霍山為四鎮﹐故稱這些山為“鎮山”。又因《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與五嶽並舉﹐故亦稱五嶽為鎮山。有祭祀四鎮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 鎮(鎮) zhèn ㄓㄣˋ
◎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 安定:鎮靜。鎮定。
◎ 軍事上重要的地方:邊防重鎮。
◎ 中國縣以下的行政區劃單位。
◎ 較大的集市:城鎮。村鎮。
◎ 把飲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涼:冰鎮。
◎ 整個一段時間:鎮日(整天)。
◎ 時常:十年鎮相隨。
◎ 中國明、清兩代軍隊的編制單位。
◎ 姓。
● 石 shí ㄕˊ
◎ 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 指石刻:金石。
◎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勸別人的話)。
◎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 姓。
● 石 dàn ㄉㄢˋ
◎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