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瞭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2、聞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是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3、傳說端午節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瞭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處,令度尚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