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雞 sāng jī
詞語解釋:
桑耳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五.木耳》。
分詞解釋: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明代醫藥學傢。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春人。世代行醫。繼承傢學,更著重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經常上山采藥,深入民間,收集大量民間單方,系統地整理瞭中國16世紀以前的醫藥學遺產。著作有《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
木耳:
又稱“黑木耳”。擔子菌亞門,層菌綱,木耳目。好氣性腐生真菌。一般生長在闊葉樹的朽木或倒木上。子實體形似人耳或葉子,初為紅褐色,幹燥後深褐至近黑色。可用闊葉樹段木或木屑人工培養。營養豐富,可供食用和藥用。
本草綱目:
本草學、博物學巨著。明代李時珍撰成於1578年。共五十二卷。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其中植物藥一千零九十四種,其餘為礦物和其他藥。書中附有藥物圖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劑一萬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譯成多種外文,流傳海外。
別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異名。
2.《荀子》中的邏輯術語。荀況把概念的基本屬種關系相對地分為“共名”和“別名”兩級。“共名”相當於屬概念,“別名”相當於種概念。
桑耳:
生於桑樹上的菌。可食。亦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