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臊 gāo sāo
詞語解釋:
犬膏。古代調味八珍之一。
分詞解釋:
調味:
加調料於菜肴使味美﹔調和味道。
古代:
①過去距離現代較遠的時代(區別於‘近代、現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19世紀中葉以前。
②特指奴隸社會時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時代)。
八珍:
1.古代八種烹飪法。《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鄭玄註:“珍﹐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搗珍﹑漬﹑熬﹑肝膋也。”宋呂希哲《侍講日記》:“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搗珍也﹐漬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數糝而分炮豚羊為二﹐皆非也。”後以指八種珍貴食品。
2.泛指珍饈美味。
● 膏 gāo ㄍㄠˉ
◎ 肥,肥肉:膏粱(肥肉、細糧)。膏腴。膏沃。
◎ 脂油:春雨如膏。膏澤(a.滋潤作物的及時雨;b.喻給予恩惠)。
◎ 中醫指心尖脂肪,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 膏 gào ㄍㄠˋ
◎ 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上:膏油。
◎ 把毛筆蘸上墨汁在硯臺邊上掭:膏筆。膏墨。
● 臊 sāo ㄙㄠˉ
◎ 像尿或狐貍的氣味:臊氣。腥臊。狐臊。
● 臊 sào ㄙㄠˋ
◎ 〔臊氣〕倒黴(“氣”讀輕聲)。
◎ 〔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臊面”。
◎ 害羞:害臊。羞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