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劇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2、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是明末清初從外地傳入四川。高腔傳入四川以後,結合瞭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問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瞭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
3、昆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如今已漸衰微。川昆源於蘇昆,川劇藝人利用瞭昆曲長於歌唱和利於舞蹈的特點,往往隻選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聲腔中演唱,形成瞭川昆獨具姿色的藝術風格。
4、胡琴是二黃與西皮腔的統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燕蘭小譜》卷五記載: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可以說是四川胡琴腔的註腳。胡琴腔約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形成瞭。二黃包括正調(二黃)、陰調(反二黃)、老調三類基本腔。正調善於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情緒;反二黃宜表現蒼涼、淒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於高亢、激昂的情緒。西皮腔與二黃腔的音樂性格相反,具有明朗、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品格。西皮、二黃多為單獨使用,但也有不少劇目同時包納二種聲腔。
5、川劇彈戲是用蓋板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的一種戲曲聲腔。它源自陜西的秦腔,屬梆子系統,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稱。彈戲雖源於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語言結合,並受四川鑼鼓和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長期的衍變,無論曲調、唱法還是唱腔結構都與秦腔有所不同,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濃鬱的四川地方色彩。盡管二者的關系不是相當接近,但從從曲調結構,調式特點,以及整個唱腔的韻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們之間的淵源。彈戲包括情緒完全不同的兩類曲調:一類是長於表現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稱甜品、甜皮、甜腔),一類叫苦平(又稱苦品、苦皮),則善於表現悲的感情。它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的調式、板別、結構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別的唱腔中,曲調的骨架都一樣。
6、燈戲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於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說是古代川蜀傳統燈會的產物。所演為生活小戲,所唱為民歌小調,村坊小曲,體現瞭當地濃烈的生活氣息。燈戲聲腔的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輕松活潑,旋律明快,具有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燈調聲腔主要由胖筒筒、發間小曲和神歌腔組成。燈戲伴奏的胖筒筒,是一種比二胡桿粗、筒身大、聲音略帶嗡聲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