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螭 tóng chī
詞語解釋:
1.銅制的螭形的筆床﹑筆架。
2.銅鑄螭頭。
3.借指翰林學士之類的文人。
分詞解釋:文人:
1.古稱先祖之有文德者。
2.知書能文的人。
螭頭: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
2.見“螭頭官”。
筆架:
(筆架兒)用陶瓷、竹、木、金屬等制成的擱筆或插筆的架兒。
筆床:
亦作“筆牀”。臥置毛筆的器具。翰林學士:
官名。唐玄宗開元初以張九齡﹑張說﹑陸堅等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司起草詔書及應承皇帝的各種文字。德宗以後,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親近顧問兼秘書官,常值宿內廷,承命撰擬有關任免將相和冊後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內相”之稱。唐代後期,往往即以翰林學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仍掌制誥。清代以翰林掌院學士為翰林院長官,其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清末復置翰林學士,僅備侍讀學士的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