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是道教之說。在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五鬥米”教,吸收瞭不少巫術,成為後來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孫子張魯在豐都設立道教“平都治”,這裡遂成為瞭道教的傳教中心。後來,道教又稱其“羅豐山”,說它是北陰大帝治理的鬼都,這位北陰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級中心神,專管地獄。在北魏地理學傢酈道元的《水經註》中,稱豐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2、二是鬼帝(土伯)之說:當人類社會還處在上古時代的時候,由於科學不發達,在遇到一些大自然現象的時候無法做出正確的解釋,認為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東周時,豐都曾為巴子別都,隨著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習俗相互滲透,於是產生瞭一個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這就是第一代鬼帝。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豐都還留有“幽都”遺跡。
3、三是佛教“閻羅王”之說。“閻羅王”本是梵文的音譯,原為古印度神話裡管理陰間之王。佛教沿用此說法,稱為管理地獄的魔王。傳說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獄。據《一切經音義》稱,“閻羅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4、四是陰、王成仙之說,這是豐都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晉人葛洪在其《神仙傳》中就有關陰、王成仙的說法。傳說在漢朝時候,有兩位方士,一位叫陰長生,是劉肇皇後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們因不滿社會現狀,雙雙先後來豐都修煉,於魏青龍初年,成仙而去。後來到瞭唐朝,他們二人被人訛傳成瞭“陰王”,即陰間之王。
5、加上後來歷代統治階級的不斷刻意渲染,歷代文人、官吏通過小說、詩詞、遊記和碑文的描述,如《西遊記》《聊齋志異》《說嶽全傳》《西洋記》等等。因此一個比較全面的鬼城就在豐都形成瞭。它從虛幻到實物,經歷瞭兩千多年的歷史,將佛教、道教、儒傢學說以及中國鬼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將民間神話傳說想象與現實結合起來;將建築、雕塑、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結合起來,才形成天下聞名的“鬼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