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鷂 tiě yào
詞語解釋:
契丹騎兵名。亦稱“鐵鷂子”。
分詞解釋:
鐵鷂子:
見“鐵鷂”。
騎兵:
陸軍中乘馬實施機動作戰的部(分)隊。主要裝備包括步槍、馬刀、機槍、輕型火炮等。在歷史上曾是陸地作戰的主要兵種,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騎兵已不再作為獨立的兵種。現主要用於執行巡邏、偵察、警戒等任務。有的國傢稱乘駝、象的部(分)隊為騎兵。美國稱搭乘戰鬥偵察車輛和直升飛機實施偵察任務的部(分)隊為裝甲騎兵和空中騎兵。
契丹:
古族名。源於東胡族。北魏時始見史書記載。分佈於遼河上遊一帶。唐初附唐。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及鄰近各部,於916年建立契丹政權。後改國號為遼,與五代、北宋並立。被金滅亡後逐漸與漢、女真、蒙古等族融合。
● 鐵(鐵) tiě ㄊㄧㄝˇ
◎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 形容堅硬:鐵拳。鐵軍。鐵騎。金戈鐵馬。鐵漢。鐵蹄。鐵腕。
◎ 形容確定不移:鐵錚錚。鐵的紀律。鐵證。
◎ 形容剛正:鐵面無私。
◎ 形容表情嚴肅:他總是鐵著臉。
◎ 黑色:鐵驪。鐵青。
◎ 兵器的代稱:手無寸鐵。
◎ 姓。
● 鷂(鷂) yào ㄧㄠˋ
◎ 一種兇猛的鳥,樣子像鷹,比鷹小,捕食小鳥,通常稱“鷂鷹”、“鷂子”。有時亦把類似鷂的鳶稱做鷂鷹:鷂子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