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灶節的來歷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瞭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宗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瞭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裡,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瞭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瞭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也就成瞭傳統的祭灶節日。
2、祭灶節意義
祭灶節,在我國民俗中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灶王節。祭灶的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禦願解”。在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要放鞭炮。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傢中諸神與灶君。
臘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視為過年的開端,祭灶節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古時在外面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傢團圓,吃麻糖,以求灶神祈福、全傢來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