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 nán yǎ
詞語解釋:
指《詩經》中的《周南》﹑《召南》﹑《小雅》和《大雅》。
分詞解釋:大雅:
①《詩經》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大致是西周時代上層貴族的作品。多為記敘周人祖先的開國歷史和贊美西周文王、武王、宣王等君主之作,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亂局面的詩篇。
②雅正之詩: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③大才:大雅君子|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④合乎規范的;正當的:無傷大雅。
周南:
1.《詩.國風》之一。後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陜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漢以後被作為詩教的典范。
2.代稱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為周公旦的采邑,故稱。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陽)以南。《韓非子.說林下》:“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一說即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駰集解引徐廣註。
4.《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漢傢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後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小雅:
《詩經》組成部分之一。共七十四篇,大致產生於西周後期和東周初期,作者多為上層貴族。其內容多反映當時的政治危機及周王室與異族的鬥爭,也有反映貴族宴樂的作品。
詩經: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本稱《詩》,因被列為儒傢經典,故稱《詩經》。共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大類。《風》包括十五國風,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貴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為統治者祭祀用的頌歌。詩的產生大致從西周到春秋中葉,編定於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為主,多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和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方法。是古代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對後世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