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節氣基本結束瞭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瞭,這種幹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幹燥。
2、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與處暑,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造成“三伏”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瞭三伏天濕度大;到瞭深秋之後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幹燥的內陸,幹燥的西北風造成深秋之後氣候幹燥。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民諺“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描述瞭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3、秋季的前兩個節氣均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自白露節氣起漸漸趨向涼爽、幹燥。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4、物侯
白露節氣過後,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瞭,這種幹燥的氣候特點在中醫上稱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幹、咽幹、眼幹、皮膚幹等癥狀。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幹燥。白露的“露”是一種自然現象。節氣至此,白晝陽光尚熱,水汽蒸發,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到瞭白露就算是真正進入涼爽,“白露基本結束瞭暑天的悶熱。進入“白露”,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瞭。
5、天氣
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