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 lǐ wáng
詞語解釋:
明“後七子”領袖李攀龍與王世貞的並稱。
分詞解釋:
並稱:
1.一齊稱道。
2.相提並論。
後七子:
明代嘉靖、隆慶時期文學傢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的並稱。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繼承前七子復古的文學主張,結社宣傳,相互標榜,使擬古的聲勢更盛。
王世貞:
王世貞(1526-1590)明代文學傢。字元美,號鳳洲,別署弇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後七子”之一。所作詩文論《藝苑卮言》,主張復古,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詩以揭露嚴嵩父子罪惡的《袁江流鈐山岡當廬江小吏行》等為有名。著有傳奇《鳴鳳記》。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領袖:
衣領和衣袖。比喻能起表率作用的人。特指國傢、政黨、團體的領導人:罷工鬥爭的領袖|國傢領袖|共產黨領袖。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明代文學傢。字於鱗,號滄溟,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後七子”之一。作品多摹擬古人。有《滄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