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羊 yǎ yáng
詞語解釋:
佛教語。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分詞解釋: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 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傢。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解悟:
在認識上由不瞭解到瞭解。
喻指:
見“喻旨”。
● 啞(啞) yǎ ㄧㄚˇ
◎ 不能說話:聾啞。啞巴。啞子吃黃連(歇後語,喻有苦難言)。
◎ 嗓子幹澀發音困難或不清楚:沙啞。嘶啞。
◎ 無聲的:啞劇。啞鈴(一種鐵制的運動器械)。
◎ 因發生故障,炮彈、子彈打不響:啞炮。
◎ 笑聲(舊讀yǎ ㄧㄚˇ):啞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 啞(啞) yā ㄧㄚˉ
◎ 〔咿啞〕見“咿”。
● 羊 yáng ㄧㄤˊ
◎ 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腸線。羊腸小道。
◎ 姓。
● 羊 xiáng ㄒㄧㄤˊ
◎ 古同“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