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柱 dū zhù
詞語解釋:
漢張衡所制地動儀中央的銅柱。
[thick column] 粗大的柱子。都,大。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後漢書.張衡傳》
分詞解釋:
張衡:
張衡(78-139)東漢科學傢、文學傢。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曾在洛陽就讀於太學。曾任南陽郡主簿、郎中、尚書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歷算。創制渾象、候風地動儀、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木鳥。研究過圓周率,求得π=10(3.1622),繪制中國第一幅較完備的星圖,還是東漢六大畫傢之一。著有《靈憲》、《靈憲圖》、《算網論》、《二京賦》、《歸田賦》和《四愁詩》等。
銅柱:
1.銅制的支撐建築物的柱子。
2.神話傳說中的天柱。
3.銅制的作為邊界標志的界樁。
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的簡稱。東漢天文學傢張衡所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用銅鑄造,形如酒樽,頂上有凸起的蓋,周圍有八個龍頭對準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個小銅球。對著龍嘴有八個銅蛤蟆,昂頭張嘴,蹲於地上。哪裡發生地震,對準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張開,嘴裡的銅球就落到銅蛤蟆的嘴裡。
中央:
1.四方之中。
2.中間。
3.古指國君。
4.今指國傢政權或政治團體的最高領導機構。
5.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黃,故又以中央代表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