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柴雞的方法 農村人都在用

農村養柴雞的方法 農村人都在用

1、雞舍的構造可用舊房改造,也可另建雞舍,雞舍中間采用隔層設置,隔層當中采用熟料網或者竹編網,網眼直徑1厘米,網距地面80厘米左右,確保後期糞便處理方便(若是聯同果園一起,糞便可直接轉化為肥料使用)若是舊房改造,應前後開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30厘米。

2、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雞舍周圍的消毒及衛生打理,因為雛小抵抗力弱小,防病防護措施要做好,雞舍四壁內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1-2次,若是竹棚搭建,則在竹棚內懸掛驅蟲藥水,不論是改建還是新建雞舍,都要嚴格消毒,搞好衛生,驗證舍內調溫和通風設施。

3、雛雞的來源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延續正品,最好是自留種雞,自繁雛雞。種雞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純土雞、因為這類雞群生長速度較快,有著純正基因。母雞選擇體重1、6公斤左右,公雞體重1、6-2、25公斤為宜,公母比為1:8,種雞公母不宜用近親雞。農傢采用母雞孵化出雛方法時,為使雛雞日齡統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勻,按時保質外,先孵的母雞實行空孵(雞窩內不放蛋),待母雞悉數進入孵化期再統一放蛋孵化,空孵時間不宜超過7天。中大規模飼養時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雛。

4、學會科學管理:雛雞進入育雛室,第一周每平方米45-55隻,且隔開為一群,彈性塑料網上或竹編網上鋪新鮮幹凈的幹稻草,確保雞舍環境幹燥,勿潮濕,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隻,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通過網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隻,之後為10隻。按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雛雞。雞舍溫度第一周為32℃,以後每周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采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為1周期間隙光照,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約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強度。雛雞25日齡方可放牧,這是保證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5、防病措施以預防為主,每天定點或者抽查雞群吃料、飲水情況,並隨時記錄在冊,中雞、大雞在棲架上過夜,成排成對,各就各位,利於經常查看雞糞,找出相對應的病雞,果斷進行隔離、避免病菌在雞群當中傳播。另外,病雞入舍飛不上棲架,當雞群外出時,有病的雞也不會飛離棲架,病重的雞則會從棲架上摔下來,據此查找病雞。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清糞工作2-3天一次為宜,若遇到下雨天氣則稍加次數,避免因為雨水潮濕導致滋生病菌,使雞受涼感冒。發現死動物立即遠棄,或者請當地獸醫查看,檢查完當即用火化滅,避免因為土埋造成水土污染。

工作遇到煩心事如何處理 魚肉怎麼做小貓吃 魚怎麼做貓食 歡聲笑語怎麼造句 歡聲笑語造句舉例 紅薯保管方法 紅薯保存方法 機械鍵盤怎麼清洗 大面筋的吃法 大面筋怎麼吃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