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是戰國時期的鄒國人,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瞭,隻能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傢裡貧困,母親對他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夠成才。孟子小的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有樣學樣,孟子就跟著學瞭一些拜祭之類的事情。他的母親認為,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就將傢搬到集市邊,孟子耳濡目染,就學習一些怎麼做買賣和殺豬之類的事情。他的母親又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對兒子的讀書有影響,又把傢搬到瞭學堂旁邊,孟子學到很多禮節,感受到文人的生活,他長大後,學成瞭六藝,成為瞭偉大的思想傢、教育傢。
2、“五子登科”的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出生在五代時期,相傳他三十歲前作惡多端,到三十歲時還沒有孩子。有一天,父親托夢,讓他悔過向善,或可以改變命運。他突然就醒悟瞭,將父親的話謹記在心,多做善事好事,幫助別人,對自己嚴格要求,生活很節儉。他後來生瞭五個兒子,他言傳身教,為子女樹立瞭榜樣,通過嚴格要求,五個兒子都成才瞭。
3、“孔融讓梨”的故事: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文學傢,“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小的時候,非常聰明,勤奮好學,而且懂得謙讓。在他隻有四歲的時候,一次傢裡分梨,他把大的梨讓給哥哥,自己拿最小的,對兄長非常尊敬和友愛。兄弟姐妹之間和睦相處的品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