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雨同舟
春秋時,吳、越兩國相鄰,但彼此之間爭端不斷,戰爭頻繁。有一次,兩國的人同乘一條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風突起,大浪滔天,眼看著就要翻船。在這危急時刻,人們忘記瞭過去的仇恨,齊心協力,共同排除險情,使渡船安全地到達瞭岸邊。在船上的兩國人就像一傢人一樣。
2、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智勇雙全,擊敗瞭秦國的陰謀,維護瞭祖國的尊嚴,被任命為上卿,老將軍廉頗不服氣,揚言要當眾羞辱他。藺相如知道後,盡量躲避。他說:“秦國不敢來犯,就是因為我們文臣武將團結一心,為瞭國傢,不必計較個人恩怨。”廉頗聽說後,很慚愧,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認錯。
3、甘拜下風
春秋時,秦、晉兩國之間發生瞭戰爭,結果晉軍大敗,晉惠公也被秦俘獲。秦穆公對晉國的君臣們說:“盡管晉惠公忘恩負義,但我是不會將你們當俘虜押回秦國的。”晉國的大臣們說:“我們是跪在您的下風頭,希望您在上風頭說的話能算數。”
4、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瞭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瞭這件事,感慨地說:“我隻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瞭;我隻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瞭。”
5、自相矛盾
從前,楚國有個人在街上賣兵器。他拿著矛說:“這支矛,是天下第一鋒利的,它能擊穿最堅固的盾牌。”他又拿起盾說:“這個盾牌,是天下第一堅固的,世界上沒有一支長矛能夠刺得穿它。”有人問:“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呢?”那人回答不出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