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

1、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最早形成時期,史籍中沒有十分確切的記錄,其實,月餅成為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

2、最初,月餅是用來祭供月神的祭品。到瞭漢代,已經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但那時並不是節日食品。每年中秋,人們都要用精致的糕餅來祭供月神。祭供完畢後,全傢人再將糕餅分吃,表示合傢團圓。

3、“月餅”作為一個專用名稱,最早見於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和周密的《武林舊事》。那時,它也隻是一種普通的餅狀食品。

4、月餅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始於明代。在明代的各類書籍中,開始出現瞭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瞭較大提高,不僅制作精美,品種也不斷增加。

5、中秋節民間傢傢吃月餅的習俗,與歷朝歷代逐漸盛行的賞月活動密不可分,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傢人團圓。

6、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至今,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傢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瞭人們的美好祝願。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

7、追月所謂“追月”,即是過瞭農歷八月十五,興猶未盡,於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雲:“粵中好事者,於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8、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9、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當天下午,各傢廳裡就擺臺設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合傢同時一次豐盛晚餐。

手串17顆有講究嗎 手串17顆是沒有講究對嗎 夢見核桃是什麼意思 夢見核桃的寓意 de25管是什麼意思 de25管的意思 科舉誕生於哪個朝代啊 科舉出自哪個朝代 冬天螃蟹怎麼保存才新鮮 保存螃蟹的妙招 小贏卡貸申請技巧有哪些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