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城的介紹: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長城的歷史: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瞭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瞭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瞭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傢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裡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瞭1萬裡。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