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不斷的鄉愁》這不是一篇“遊記”,而是瓊瑤生命中一段“歷程”。
2、這樣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鳥的飛行。可是,這群候鳥經過瞭三十九年,才飛第一次。
3、她把這趟飛行的經歷,細細寫下。其中,有“接觸”,也與“感觸”。她“接觸”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親人和友人。“感觸”是隨“接觸”而至,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瓊瑤回大陸,隻有短短的四十天。在這四十天中,幾乎天天都情緒激蕩。她說自己本來就是個容易感動的人,常常陷在感動的情緒中,無以自拔。
4、“探親之旅”,總有一天,會變成歷史上一個“過去式”的名詞。但是,在瓊瑤的生命裡,這短短四十天,將是她永恒的記憶!
5、瓊瑤,一位感動瞭一代又一代人的偉大女性,雖然打拼輝煌在臺灣,卻始終眷戀著養育自己的故土。1988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後,她立即提出申請,圓瞭歸鄉夢。“帶著一份無法言喻的欣喜”,40天跑瞭十幾個省:遍覽北京名勝古跡,夜訪長城烽火臺,攀石林鉆古洞,眺洱海看蝴蝶……離別時淚珠奪眶而出,起飛後依然戀戀不舍,不禁喟然感嘆:“離恨恰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反而比來大陸前更重瞭”。返臺後,她就把滿腔鄉情註入蕩氣回腸的散文集——《剪不斷的鄉愁》,以及情真意切的詩篇:“夢裡的長江,濤濤滾滾,卷不走我的鄉愁別緒,憶裡的長江,隱隱約約,填不滿我的百斛相思”。
6、以後,頻頻往返大陸的她,坦誠直言:“中國人愛自己的祖宗,愛自己的土地,愛自己的故鄉,愛自己的傢園,有強烈的‘山河之戀,故國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