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傢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傢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瞭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傢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瞭。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傢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2、祭灶
祭灶即祭祀灶君。灶君俗稱灶君菩薩、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相傳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傢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便會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匯報民情,以便玉皇大帝賞罰。所以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清水、料豆、株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上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全傢老小都要參加祭祀、磕頭、行禮。
有的由長子奉香、送酒,並為灶神的坐騎撒馬料,從灶臺一直撒到廚房門外小路。還要把關東糖用火溶化,抹在灶王爺的嘴上。相傳這樣可以把灶神的牙齒粘住,不讓它發聲,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說人間壞話瞭。祭祀後要燒掉灶神像,說是送灶神上天。灶案兩側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聯語和“一傢之主”的橫批。
浙江一帶,祭灶日把怡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寶的形狀,叫“糖元寶”。
蘇州送灶神,民間將松柏枝、石楠、冬青一起紮成小把,稱“送灶柴”,沿街叫賣。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到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說“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畫像,便於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圖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目清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表示男女授受不親。也有的地方對灶王爺與灶王奶奶共祭的,便沒有這一說法瞭。
3、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各傢各戶忙著蒸花饃。“一傢蒸花摸,四鄰來幫忙”。這是展示女性靈巧手藝的大好時機,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花饃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哨。特別要制作一個為供奉灶君的大棗山。
4、掃塵
過瞭二十三,離春節隻剩下六七天,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瞭。此時要做好辭舊迎新年的準備,所以傢傢戶戶都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清理箱、櫃、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窗花。山西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瞭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避遏;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瞭時間緊湊和準備工作的緊張。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道出瞭兒童盼望熱鬧過年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