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中秋節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中秋節風俗有哪些

1、賞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傢、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紮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傢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傢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瞭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隻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傢人團圓的象征。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3、燒塔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4、吃桂花鴨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采摘,用糖及酸梅醃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傢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5、燒鬥香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鬥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鬥以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6、舞火龍

舞火龍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代表地是廣州市白雲區石馬村、清湖村、平沙村、夏茅村、大朗村、江村村。據說舞瞭火龍後可以趨吉避兇,風調雨順。以前用稻桿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由青壯小夥子赤膊上陣,揮舞舞動。現代以藤草、榕樹葉等制成,一般龍頭約50公斤。傳說龍能行雲佈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白幹子怎麼做好吃 狗狗鹽吃多瞭會怎麼樣 狗狗鹽吃多瞭後果 石榴補什麼 吃石榴的功效跟作用 steam如何找到隱藏遊戲 端午放假2020 端午放假2020放假時間 沙漠朋友圈文案短句 沙漠朋友圈文案短句有哪些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