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歷史記載,孫臏是功成身退。隱居後病死或無疾而終。馬陵之役,齊軍大破魏軍。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太子被生俘。齊國取代魏國,成為霸主。但是,齊國內部卻產生瞭矛盾。丞相鄒忌嫉妒大將田忌功勞,陰謀陷害其謀反。孫臏曾建議田忌先發制人,捉住鄒忌面君。但以國傢利益而且死忠齊君的田忌擔心引起內亂,不肯動手。最終田忌被排擠,得不到任用。孫臏見此,自覺留下無益,而且經歷瞭太多的情非得已的殺戮和爭鬥之後,產生歸隱之意。最終引退。
2、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傢,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3、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瞭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瞭齊國的霸業。
4、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5、戰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領要知“道”,“道”就是戰爭的規律。孫臏認為作戰時人眾、糧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證取勝,隻有掌握瞭戰爭的規律,瞭解敵我雙方情況,指揮得當,才能保證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