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薯在霜降來臨之前就需要從地裡挖出來,挖時盡量不要損壞它的表皮,存放在事先挖好的地窖裡,地窖周圍土質以黃土為好,深度3-5米。挑選要嚴格,紅薯貯藏時間較長,多達4~5個月,入窖前,一定要嚴格挑選,剔除破傷薯、病蟲薯、裂薯及受凍薯等。入窖前要在窖底和窖四周鋪墊幹草。
2、入窖後的20~30天內稱發汗期,要以通風、降溫、散濕為主。因初期薯塊呼吸旺盛,窖溫較高,濕度也大,必須註意通風散熱,不要封閉窖門。待到窖外氣溫接近10℃時才可以封窖,使窖溫穩定在12~14℃,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窖內濕度小時,應在窖內坑內加水或用濕草簾鋪走道,增加窖內空氣濕度。發現窖內紅薯有病壞蔓延趨勢時,應立即取出盡快食用,以減少病爛損失。
3、入窖後的30~40天至翌年溫度回升之前稱越冬期,管理工作要以保溫防寒為中心。窖內溫度經常保持11-13℃,相對濕度保持85-90%。如果窖溫超過15℃時,適當打開通風口放溫。
4、開春以後,氣溫回升之時稱為回暖期。氣溫超過12℃時,短時間給薯窖通風換氣,可減少窖內雜菌濃度,防止窖內濕度過大,引起薯塊表皮損傷處發黴,影響商品外觀質量。窖內經過冬季封窖,氧氣缺乏,薯塊生活力有所降低,如遇高溫很容易感病,並會迅速蔓延。這個階段管理工作要以通風換氣、穩定窖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