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覆車之鑒
一個讀書人帶著他的幾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們看到一輛飯車,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著。讀書人用手指著那輛飯車對弟子們說:“你們看,那輛飯車要不瞭多會兒肯定會翻覆。”弟子們不解地看著那輛車說:“為什麼呢?”讀書人說:“你們看就是瞭。”說著,他們繼續行路。
他們剛走瞭十幾步遠,忽聽到一片喧鬧聲從山路那邊傳來,他們驚奇地回頭看時,那輛飯車果然已經翻瞭。幾個弟子覺得老師果然料事如神。他們問:“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車會翻的呢?”
讀書人說:“我是從這件事的一種趨勢中判斷出來的。”
幾個弟子急切地說:“請先生講給我們聽,長長我們的見識。”
讀書人說:“你們看,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難行,唯獨那高高的山路沒有爛泥漿,比較好通行。可是那條山路卻又高又窄,此時天雨,眾人駕著車隻好都奔向那裡。而那輛飯車又有些自不量力,上瞭那條山路卻又走不動,還不顧別人著急,頑固地占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礙著眾人的車進去,它怎麼能不翻覆呢?”
弟子們點頭稱是,佩服老師的判斷正確。
讀書人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上還有比飯車翻覆更大的禍患,你們都記住飯車的危險作為教訓吧!”
有些身居顯要地位的人,若不稱職,反而成為妨礙別人進步的絆腳石,那將是危險的。
2、猩猩好酒
傳說,猩猩這種動物非常喜歡喝酒。那些住在山裡的人經常擺放好裝滿甜酒的酒壺,旁邊放上大小不一的酒杯。有的人還編好草鞋,並且把草鞋彎彎曲曲地編在一起,也一並放在路邊。猩猩瞧見這些東西,知道這是用來引誘它們的。它們居然還能知道放酒人的祖宗姓名,一條一條地列出放酒人的罪狀破口大罵。
一隻猩猩對它的同伴說:“我們怎麼不稍稍嘗一丁點呢?隻要我們小心一點,不多喝就不會有事的。”話一說完,其他猩猩就拿起小酒杯喝上兩口,喝完瞭便罵罵咧咧地走開。過一會兒,它們忍不住,又拿起大一些的酒杯來喝。三口兩口喝完之後,它們又邊罵邊走。這樣往往返返好幾次,猩猩們實在忍受不住嘴唇上的香甜,幹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咕咚咕咚開懷痛飲,根本記不得這樣會酩酊大醉。
漸漸地猩猩們都喝醉瞭,它們打打鬧鬧,把草鞋穿在腳上。這時在隱蔽處觀察瞭猩猩們半天的山裡人都跑出來抓猩猩。猩猩們嚇得四散奔逃,可鞋子都編在一起,它們你踢我,我踩你,一個也跑不掉。後來有些猩猩明明知道這是喝酒的結果,可總是忍不住,還是落得同樣的下場。
其實,猩猩們都十分聰明,它們知道人們是在誘惑它們,也憎恨人們的誘惑。可它們每一次都因為貪心,最終難免被捉。
3、婦人之仁
歷史上著名的大將韓信在楚漢相爭時曾經投奔過項羽。由於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於是離開瞭項羽投奔瞭劉邦。他投奔劉邦以後,開始也未被重用,也想過要走。後來蕭何“月下追韓信”,才把他追瞭回來。
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後,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我想,將軍一定有擊破項羽的妙計,請將軍指教。”
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大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被他嚇倒,你看他多麼勇猛。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瞭。項王對待他人,又恭敬又有慈愛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瞭,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傢立瞭功,應當封爵位時,他不封。就是封瞭,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瞭,還舍不得交給人傢。他的好心眼隻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瞭。”
接著,韓信又分析瞭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勝項羽。
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好幾條,而項羽喜歡殺戮以至於喪失天下民心,吝於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是重要的原因。
4、感受內美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叫哀駘(tai)它(tuo)的人,他的容貌雖然很醜陋,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相處親近隨和,舍不得離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
他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揚的這位醜人卻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愛和贊美,這使得魯國的魯哀公驚異不已,於是就派人把他從衛國請回魯國加以考察。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覺得他在平淡中確有不少過人之處,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瞭。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魯哀公便讓他上任管理國事,可他卻淡淡然無心做官,雖在再三要求下參議瞭國事,但不久他還是謝辭瞭高位厚祿,回到他在衛國的陋室中去瞭。
對此,魯哀公求教於孔子:“他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經在楚國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都驚恐地逃開瞭,因為小豬發現母豬已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性。哀駘它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內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許多人才喜歡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有內在的美才可靠長久,值得追求和尊崇。雖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和權位、財產等也很吸引人,可內在的品德、學識、才能和真誠、自信等給人的感受則更有魅力。
5、揮斧如風
戰國時,有一個叫惠施的人,他是當時一位有名的哲學傢。惠施和莊子是好朋友,但在哲學上他們又是一對觀點不同的對手。莊子與惠施經常在一起討論切磋學問。他們在互相爭論研討中不斷深化、提高各自的學識。特別是莊子,從惠施那裡受到很多啟發。後來惠施死瞭,莊子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才智過人、博古通今,能與自己交心、駁難、使自己受益匪淺的朋友瞭。因此,莊子感到十分痛惜。
一天,莊子給一個朋友送葬,路過惠施的墓地,傷感之情油然而生。為瞭緬懷這位曲高和寡不同凡響的朋友,他回過頭去給同行的人講瞭一個故事:在楚國的都城郢地,有這樣一個泥水匠。有一次,他在自己的鼻尖上塗抹瞭一層像蒼蠅翅膀一樣又薄又小的白灰,然後請自己的朋友、一位姓石的木匠用斧子將鼻尖上的白灰砍下來。石木匠點頭答應瞭。隻見他毫不猶豫地飛快掄起斧頭,一陣風似地向前揮去,一眨眼工夫就削掉瞭泥水匠鼻尖上的白灰。看起來,石木匠揮斧好像十分隨意,但他卻絲毫沒有傷著泥水匠的鼻子;泥水匠呢,接受揮來的斧子也算是不要命的,可他卻穩穩當當地站在那裡,面不改色心不跳,泰然自若。倒是旁邊的人為他們捏瞭一把冷汗。
後來,這件事被宋元君知道瞭。宋元君十分佩服這位木匠的高超技藝,便派人把他找瞭去。宋元君對姓石的木匠說:“你能不能再做一次給我看看?”
木匠搖搖頭說:“小人的確曾經為朋友用斧頭砍削過鼻尖上的白灰。但是現在不行瞭,因為我的這位好朋友現在已不在人世瞭,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跟我配合默契的人瞭。”
莊子講完瞭故事,十分傷感地看著惠施的墳墓,長嘆瞭一口氣,然後自言自語地說:“自從惠施先生去世以後,我也失去瞭與我配合的人,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能夠找到一位與我進行辯論的人瞭!”
莊子和石木匠的感受向我們表明,高深的學問和精湛技藝的產生,依賴於一定的外界環境;紅花雖好,還要靠綠葉扶持。一個人如果不註意從周圍的人和事中吸取營養,他的智慧和技巧是難以得到發揮和施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