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國時,趙國有一員大將趙奢,通曉兵法,英勇善戰,很受趙惠文王器重,被封為馬服君,名位與廉頗、藺相如並列,在諸侯國之間也頗有名氣。
2、子承父業,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喜歡兵書,熟記兵法,能背誦如流,對答如流,連他老子趙奢有時也辯不過他。日子長瞭,趙括便目中無人,自以為天下再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所以不時在長者面前賣弄自己,顯示自己的才華。母親見兒子如此聰明,不免暗暗自喜,慶幸將門後繼有人。其父趙奢卻不這麼看,他說:“用兵是極危險的事,關系到國傢和將士們的生死存亡,哪能像他說的那麼容易,他那是紙上談兵,在實戰中是沒用的,是要吃大虧的。日後,如果趙王讓他領兵打仗,趙軍將必敗無疑。”知子莫如其父,趙奢這一預言在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中完全應驗瞭。
3、長平之戰,起初是趙將廉頗對秦將王齕。王齕千裡作戰,急於求成,想速戰速決。廉頗則以深溝高壘,堅守不出,想以逸待勞,尋找戰機,打敗秦軍。王齕三番五次地向趙軍挑戰,趙軍有個老主意,說什麼也不應戰。就這樣,秦軍欲戰不成,欲罷不能,兩下裡相持瞭四個多月。王齕想不出進攻的法子,隻得派人回國稟報秦昭襄王,說:“廉頗老謀深算,堅守城池,不肯交戰,可怎麼辦吶,如果這樣長期下去,我們的糧草接濟不上,到那時兵饑糧斷,士氣低落,就非打敗仗不可瞭!”秦昭襄王聽瞭,請應侯范睢想辦法。范睢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想辦法叫趙國易帥,把廉頗調回去。”襄王問:“這哪兒辦得到呢?”范睢說:“有辦法,讓我試試看!”
4、范睢有什麼辦法呢?他的辦法就是花重金賄賂趙國見利忘義的臣下,給廉頗造怯戰輿論,蠱惑趙孝成王。范睢的辦法真靈,沒有過瞭多少時日,趙孝成王的左右就紛紛議論開瞭,說:“廉頗太老瞭,太怯陣瞭,哪兒還敢同王齕交鋒對陣呢?要是叫那年輕氣盛的趙括去,王齕帶的那點兒兵馬,早就給打退瞭,上黨失地也早就收復回來瞭!”趙孝成王聽瞭這種議論,也不假思索,就派人到前線催廉頗早點同秦國人交戰。廉頗熟知兵法,懂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是不動聲地守住陣地,不去出擊。這下子可氣壞瞭趙孝成王。成王惱羞大怒,不問青紅皂白,就派人去叫趙括。趙括來面見趙孝成王,成王問:“讓你掛帥能不能戰勝秦軍,把秦軍趕出上黨?”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考慮,如今來的是王齕,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碰上我,不是我說大話,那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打它個稀裡嘩啦,潰不成軍。”趙孝成王聽瞭非常高興,當即就拜他為大將,到長平去接替廉頗。
5、趙括回到府上告知母親,母親立即上瞭一道奏章,請求趙孝成王不要給兒子委以重任,讓他去前線替代廉老將軍。趙孝成王不知其中奧秘,就把趙老太召來想問個明白。趙老太見瞭趙孝成王說:“他父親趙奢臨終遺言,再三交代過,打仗是十分危險的事情,關系到國傢的安全和將士的危亡,緊小心慢小心還難保不出差錯。趙括小兒,年少氣盛,把打仗當做兒戲,一談起兵法來,就眼無四海,目空一切,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今日大王委任他為大將的話,我們全傢老少遭瞭災禍還是其次,怕的是連國傢都要斷送在他手裡。就為這個,我請求大王千萬別委他以大將,讓他到長平前線去。”趙孝成王聽後沒有引起重視,淡淡地說瞭句:“你不必說瞭,我已經決定瞭。”趙括母親接過說:“那麼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請別連累我們傢大小!”趙孝成王答應瞭她,就叫趙括又帶瞭二十萬兵馬去瞭長平關前線。
6、趙括於公元前260年到瞭長平關,與廉頗辦瞭交接手續,便擁有瞭四十萬大軍。氣勢洶洶,真是不可一世。他下瞭一道戰鬥命令“要是秦國來挑戰,就擂鼓出擊,迎頭痛擊。要是秦兵敗瞭,就窮追不舍,殺他個片甲不留!”將士們對他這道命令有疑義,提出廉老將軍有令:“以堅守陣地,方能保萬無一失!”趙括不聽勸阻,說:“他人老瞭,懂得什麼?”趙括就這樣一意孤行,連吃敗仗,陷入瞭秦軍重重包圍。他心裡害怕白起,卻偏遇上瞭白起。結果,隻在陣地上堅守瞭四十六天,就被秦軍戰死瞭,他帶的四十萬大軍,秦軍隻放回240人,其餘全部被白起坑殺在長平。果真是:紙上談兵,誤國害民,遺禍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