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2、這首詞是一首送別之作。題目中的鮑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東是友人要去的地方。這首詞分為兩片,上片寫友人回浙東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發作者對回歸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願。
3、上片“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兩句,暗含送別,以人的眼睛來比擬山水,把山水寫的有情有義。水是眼波,也就是說眼中的淚水如波,橫在眼裡而沒有流出,說明作者為將行的朋友著想,在盡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傷感。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鬱結著不少離愁別恨。一個“聚”字,用的十分有力,將作者胸中的離愁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兩句實際上是寫作者對友人歸途的遠眺,作者的視線與友人歸途的山水相連,目送著將要遠行的友人。通過形象的比擬,傳達出自己惜別的深情。
4、“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用問句拉出友人的行跡。在開頭的兩句,作者把山水合寫,寫出瞭友人歸路如同鬱結離愁的眉峰一般連綿起伏。由於歸路的山重水復,友人便走進瞭作者的眉峰之中,也就是作者的視線裡。這兩句寫詩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別的目光中,越走越遠,身影越來越模糊,直至消逝。一路山水承載深厚的人情味,默默地替作者送走那遠去的朋友。朋友在作者的眼中走遠瞭,然而友情卻深深存封於作者的心中。正是這深厚的情誼讓作者安排山水來送自己的朋友。從而上片便形成一種物我為一、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形象地表達瞭作者對遠去朋友的無限眷戀,和對朋友歸途艱辛生活的深切掛念。
5、下片“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正面寫“送”,點出瞭別友人的時間:暮春。為“又送君歸去”鋪墊。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終不顧作者歸至江南。這對作者來說,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歸的地方。這兩句寫得相當愁苦,一個“才”一個“又”,層層遞進,作者的情感越來越深。
6、“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是作者在友人臨行之際,從心底發出的深情祝願。但願友人追隨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萬”二字道盡瞭作者殷殷叮囑之意。美好而真摯的祝願,將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別之情盡在不言之中,給讀者一種含蓄的感覺。
7、上片含蓄地表達瞭詞人與友人的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詞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聯系在一起,用兩個“送”字遞進,深刻描寫詞人的離愁幽情。“才始送春歸”寫出才剛送別春天,心中還滿懷著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瞭別恨,離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詞人將心中沉痛之情暫時擱置,對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既飽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8、有兩點突出的成就值得註意:一是構思別致。詞人把送春與送別交織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春天的留戀;二是比喻新穎。詞人以眼波和眉峰來比喻浙東的山山水水,仿佛這位美人正期待著他的到來,貼切、自然,富有真情實感。這首詞,輕松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