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的來源。春節是由歲首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以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2、春節歷史的演變。古代民間最初的歲首指的是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歷法的變動,新年(歲首)在日期上有所調整。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歷紀年(屬陽歷的一種,又稱格裡高利歷)。後來為區別農歷和公歷兩個新年,又鑒於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歷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3、春節名稱的變革。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瞭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瞭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4、春節文化內涵傳承中豐富。春節早已不隻是漢族的節日,很多少數民族都是過春節的,但他們都有自己特別的過法。“56個民族現在幾乎都在過春節,但不少又都融進瞭本民族的文化元素,進一步豐富瞭春節的文化內涵。”雲南省社科院研究員楊福泉認為,春節蘊含的慎終追遠等文化內涵應該不斷傳承豐富,隨著時代的變化也該與時俱進,過“環境友好型春節”。
5、春節可以節日歡聚共享一段記憶。“每年春節前夕,到瞭吃殺豬飯的時候,總是累並快樂著,累是因為殺豬確實是個體力活,快樂當然就是因為大傢團聚在一起吃美食咯。”大理白族小夥兒段艷文告訴記者,殺豬飯拉近瞭各民族間的距離,不管白族、漢族還是彝族,吃著同一鍋肉,喝著自釀的酒,在分享中加深感情。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