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春節時的飲食習俗是什麼 廈門春節時的飲食習俗介紹

廈門春節時的飲食習俗是什麼 廈門春節時的飲食習俗介紹

1、年糕

吃瞭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種多樣,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烏(紅)糖米果,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頭(蘿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頭米果,並加豬肉、蝦米、蠔幹、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米果、發米果、碗糕米果。

2、薄餅

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薄餅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薄餅餡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薄餅還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瞭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於同安縣管轄)。後來,蔡復一官至總督雲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日理萬機,經常廢寢忘食。蔡夫人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害怕長此以往,有損夫婿健康。於是,她就將一些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面皮包卷,置於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一舉兩得。這種菜便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 “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3、圓仔

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團。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圓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一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並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蠟燭燃燒的現象是什麼 蠟燭燃燒的現象是化學現象 棉花不開怎麼處理 洗完羽絨服後棉花不開怎麼處理 雞肉怎麼做好吃夏天 做紅燒雞肉好吃 運動穿什麼鞋 運動穿什麼鞋合適 璇璣是怎麼變成羅喉計都 一起來看看 怎麼看期貨的盈虧記錄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