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溫40攝氏度左右最好:洗澡的水溫過高,腦部、內臟就可能缺血,從而導致心慌、胸悶、頭暈等不適,嚴重的還會出現低血壓,甚至休克。 所以,已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性疾病的人更不能洗“高溫澡”。水溫過高,也會過多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使得本來在冬季就容易幹燥的皮膚更加幹燥,甚至刺癢、皸裂。
2、飯後半小時:洗澡會消耗體能,空腹狀態下洗澡容易導致低血糖,從而出現頭暈、四肢乏力,甚至暈厥。飯後立即洗澡也不好,會使腹腔血液供應減少,從而影響消化,所以最好是飯後半小時再洗澡。
3、洗澡前,喝杯溫水:洗澡後會有口渴感覺,這是因為洗澡時皮膚會排汗,導致身體失水。所以,建議在洗澡前喝杯溫水,補充體內水分,避免發生低血壓等狀況。
4、次數不宜勤:洗澡太頻繁,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容易得皮膚病。我國南北方的洗澡習慣差異大,不管如何,洗澡頻率要因人而異。在寒冷北方,一般每周洗一至兩次澡即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可適當增加次數。
5、浴室通風要做好:浴室通風不良加之悶熱潮濕,氣壓較低,易讓人缺氧。所以,冬季洗澡最好不要緊閉門窗,而是應該打開排氣扇,或門窗留出縫隙。同時,要保證浴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浴後要及時穿衣,以防受涼感冒。
6、謹防漏電漏氣:許多人冬季洗澡時會同時打開電暖氣,此時,一定要註意防止漏電觸電。 此外,必須杜絕熱水器安在浴室內,而且須將熱水器的排氣設施安置妥當,避免發生漏氣。
7、喝完酒不要馬上洗澡:酒後千萬不要立即洗澡。酒後洗澡容易引發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引起休克。建議:洗澡時間最好選擇在酒後2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