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人要謙遜,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傢,再其次是做音樂傢,最後是做鋼琴傢。”在《傅雷傢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的人格、道德教育都很嚴格。傅聰長大後去國外留學,傅雷卻對自己的過分嚴厲感到自責。
2、《傅雷傢書》那一封封的書信中,深沉而又偉大的父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傅聰也體會到瞭父母對他深厚的關愛。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對父母能像傅雷朱梅馥那樣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例教育兒子,又有幾個孩子能像傅聰那樣幼時對父母言聽計從?我們本就沒有那樣好的傢庭教育,隻能更加努力學習,豐富知識,充實自己。
3、親情在教育、批評、贊賞中一一體現。面對父母的嚴厲批評,我們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嚴詞拒絕。傅聰之所以能坦然接受批評,是因為傅雷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的父母時常將我們與別人傢的孩子比較,但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總會因為這種批評而更加“討厭”父母,與之對抗並產生隔閡。而傅雷則用和朋友商量的語氣,贊賞的視角,激勵代替批評,表揚代替斥責,心平氣和地跟兒子交流,進而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使得傅聰對父親給予的愛越來越容易接受,順利完成學業且終有所成。
4、各位父母大人,你們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給子女寄予厚望,作為晚輩的我們都能理解。問題是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時什麼都聽進去,這一道坎不好邁。大人們是否也應該向傅雷學學呢?批評要適度,不然不就傷瞭孩子的自尊心,好心不就辦成瞭壞事?
5、不過,大多數的我們也不會因批評而放棄追夢的。願天下的父母們多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