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鈴蟾,無尾目盤舌蟾科,體形中等,背部皮肝粗糙,呈灰棕色,肩部有綠色花斑。有的背部為綠色,上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上下頜及四肢背面有黑色花斑。身體及四肢腹面具黑色和橘紅色或橘黃色鮮艷的斑紋。受驚擾時,常四腳朝天,將腹面鮮艷的花紋暴露,以示警戒,這是自然界中動物的自我保護的方法之一。每年5~7月產卵,每次產卵約百餘粒。分佈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和山東等地,也產於朝鮮和日本。東方鈴蟾棲息於小山溪石縫間,有時也到池塘中活動。主要捕食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及其幼蟲。對農林害蟲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2、負子蟾,無尾目負子蟾科,黑褐色。體扁平,眼睛小,口內無舌,其後腳趾間的蹼特別發達。體側具側淺器官。分佈於南美洲的巴西和圭亞那等國。負子蟾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繁殖期間,雌蟾背部皮膚軟化似海綿狀,泄殖腔內壁外翻,形成管狀產卵帶,彎曲於背上;雄蟾在雌蟾背上擠壓雌性產卵帶,將卵擠出並排精子,使卵細胞受精,並將受精卵壓入雌性背部海綿狀皮膚上的凹隱中,並覆以膠質。受精卵在凹陷中發育,經蝌蚪期,變成幼蟾後,才離開雌蟾背部,入水生活。負子蟾常以水生昆蟲為食。
3、峨眉角蟾,無尾目鋤足蟾科,體形中等,皮膚光滑,背部及四肢具細膚棱和痣粒,肩部有“V”形細膚棱,背部膚棱清晰。雄性第1、2指基部有密集的小黑刺。咽、喉部棕灰色;胸、腹部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點,腹部後端乳白色。4~6月為繁殖季節,每隻雌性可產卵284~429粒。卵呈團狀。分佈於四川峨眉山。峨眉角蟾生活在海拔700~1500米的山溪間,黃昏時,常在溪流中的石塊下鳴叫,以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以及蜘蛛等為食。蛾眉角蟾分佈區域較窄,數量較少,是我國特有的蛙類。
4、峨眉髭蟾,無尾目鋤足蟾科,頭極扁平,雄性上頜緣有10~16枚黑色錐狀角刺,雌性在相應部位有米色小點。頭上、背部及四肢的背面呈棕色略帶紫色,背面有橫紋;腹面紫肉色,滿佈乳色小點或小顆粒。它的眼睛非常特殊,眼球上半部為藍綠色,下半部為深棕色。產卵季節為2月下旬至3月間,卵群為卵粒堆積而成的卵片,每個卵片大約有250~346粒卵。分佈於我國四川峨眉山、貴州梵凈山等地。峨眉髭蟾別名“博氏髭蟾”。棲息於海拔1100~1700米間的山坡或田坎邊的石縫內或草堆下。捕食對象主要為農林害蟲。目前,峨眉髭蟾的數量十分稀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蛙類。
5、中華蟾蜍,無尾目蟾蜍科,體粗壯,皮膚極粗糙,背面呈黑綠色,密佈大小不等的圓形瘰疣。腹面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斑紋及小疣。枕部後方有1對耳後腺,趾間具蹼。雄性個體一般比雌性個體略小,其前肢內側拇指具黑色婚墊,此為雄性個體的第二性征。每年3~4月產卵於水中,卵呈帶狀,黑色,廣泛分佈於我國南北大部分地區。中華蟾蜍別名“癩蛤蟆”。白天常棲息於石下,草叢間或土洞中,黃昏外出活動覓食。冬季潛入水底,藏匿於爛草或泥土中冬眠。待到翌年驚蟄時,才結束冬眠生活,爬到地面活動。中華蟾蜍主要以昆蟲為食,對農林有益。其耳後腺分泌的白色黏稠液體,可制成名貴的中藥“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