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顧茅廬。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瞭日後成就大業,他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說:“此地有‘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臥龍”就是諸葛亮,此人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裡的隆中,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個傑出人才,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他前後一共去瞭三次,頭兩次諸葛亮避而不見,第三次才親自出迎,就在茅廬中和劉備共同探討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一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嘆服,願以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相助,重興漢室。諸葛亮深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打動,答應瞭劉備的請求,離開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此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東聯孫吳,北伐曹魏,占據荊、益兩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漢政權,形成與東吳、曹魏三國鼎立的局面。
2、草船借箭。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心胸狹隘,很忌妒諸葛亮,設計讓諸葛亮三天之間完成造箭十萬支。諸葛亮向魯肅借瞭20隻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霧之機,開船向曹營,曹操率軍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圓滿完成任務。
3、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瞭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隻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