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跳墻是一道非常有名的閩菜,相傳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此菜以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制作而成。其中原料有:雞肉、鴨肉、鮑魚、鴨掌、魚翅、海參、幹貝、魚肚、水魚肉、蝦肉、枸杞、桂圓、香菇、筍尖、竹蟶等等。調料有:蠔油、鹽、冰塘、加飯酒、薑、蔥、老抽、油、上湯等。三十多種原料分別加工調制後,分層裝進紹興酒中。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合,先以荷葉封口,而後加蓋。用質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後再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
2、據說此菜最初由當時福州官錢局一位官員的內眷所做。這位官員設傢宴請佈政使周蓮,菜上桌後香飄四溢,周蓮品嘗後贊不絕口,命傢廚鄭春發仿制。鄭春發十幾歲就開始學藝,曾在京、杭、蘇、粵從廚深造,手藝極高。他請教瞭官員的內眷之後,回傢對此菜進行瞭改造,原料多用海鮮,少用肉,並起名為“壇燒八寶”。
3、後來,鄭春發集股開辦三友齋菜館,後又更名為聚春圓。聚春圓主要承辦官場宴席,根據一些美食傢的建議,鄭春發不斷改進此菜的配料,並正式起名為“福壽全”,為聚春圓的第一菜。許多美食傢、文人墨客都慕名遠道而來,品味此菜後,贊嘆不已,席間有一秀才以詩助興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此菜便以“佛跳墻”之名而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