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效應 看完那就理解瞭

天花板效應 看完那就理解瞭

1、天花板效應又稱高限效應,指測驗題目過於容易,而致使大部分個體得分普遍較高的現象。

2、天花板效應和地板效應在心理學實驗中,常常會遇到實驗中的因變量水平趨於完美(接近於量表的“天花板”),或者趨於零效應的現象。這些效應被稱為量表衰減效應(或者,更通俗地稱為天花板和地板效應)。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研究者該如何對此進行解釋呢?

3、在影響指標有效性的各種因素裡,天花板效應(ceilingeffect)和地板效應(flooreffect)是尤其典型的情況。這兩種效應是指反應指標的量程不夠大,而造成反應停留在指標量表的最頂端或最低端,從而使指標的有效性遭受損失。

4、先來看一個天花板效應的例子。假設有一個研究者想要比較遊泳和跑步的減肥效果。他找來兩個肥胖的人作被試,首先用一架臺秤秤他們的體重,發現兩個被試的體重正好都是300磅。然後,這兩個被試開始減肥計劃,一個通過跑步減肥,另一個遊泳。幾個月後,兩個人又一次用同一架臺秤稱體重,結果發現兩個人的體重都是250磅。研究者認為兩個人都減重50磅,因此斷定跑步和遊泳的減肥效果一樣好。但是研究者忽視瞭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它所用臺秤的量程是0~300磅,不能稱出這兩個人的確切體重。(如果用一個范圍足夠大的秤去稱的話,一個被試是300磅,而另一個是350磅。通過跑步減肥的被試減重50磅,而通過遊泳的被試減重瞭100磅。)由於兩個被試的體重都已經到達瞭反應指標量程的最頂端,致使他們各自的減肥效果沒有真正地體現出來。這就是一個天花板效應的問題。

5、再來看一個地板效應的例子。假如你教一個動作不太協調的朋友打保齡球。你認為獎賞可以提高作業水平,因此每當他打一個全中你就為他買一杯啤酒。然而你的朋友將球都扔到溝裡去瞭。這樣,你不能提供獎賞瞭,而且你還預期他的作業水平會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而降低。但由於再沒有比溝裡球更低的水平瞭,所以你觀察不到成績的任何下降,此時你朋友的作業水平已經到瞭反應指標量程的最底端。這就是地板效應。

6、天花板和地板效應都阻礙瞭因變量對自變量效果的準確反映,在選擇反應指標時應努力避免。那麼該怎樣避免呢?通常的方法是:嘗試著先通過實驗設計去避免極端的反應,然後再試著通過測試少量的先期被試來考察他們對任務操作的反應情況。如果被試的反應接近指標量程的頂端或底端,那麼實驗任務就需修正。例如,在一個記憶實驗中如果記憶成績太好,那就可以增加呈現的材料以降低作業水平。與此相似,如果被試完成得太糟糕,幾乎記不住任何東西,那麼就要通過減少識記材料、放慢呈現速度等方法使任務變得容易些。設計實驗任務和反應指標的指導思想是應使被試的反應情況分佈在指標量程的中等范圍內。那麼,操作自變量時,被試反應水平的提高或降低都能被觀察到。謹慎的研究者在實施可能被天花板或地板效應污染的實驗前,先做好預備實驗。預備實驗能使研究者瞭解到實驗中存在的有關設計或實驗程序方面的問題。

以傢人之名共幾集 以傢人之名簡介 2020最火經典語錄 2020年最火的語錄 辣椒醬要怎麼做 辣椒醬怎樣做 胡桃木傢具選購技巧有哪些 結婚西裝怎麼選 陰陽師林中鬼面隱在哪裡 林中鬼面隱是什麼意思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