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錢是可以放棄的:
(1)當然,有瞭錢就可以有許多東西,就能建立一個在物質上比較富裕的傢庭,也就能過較為舒適的物質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絕不是隻要擁有高檔的物品就一切美滿瞭,因為幸福的生活除瞭物質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更為重要。
(2)我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些革命青年甘願放棄城市的優裕生活,到延安去睡土炕,吃小米;解放初期,許多僑居海外的科學傢,舍棄洋房、汽車,回國住集體宿舍,騎自行車,他們的薪金少瞭,物質生活水平降低瞭,然而他們卻感到更幸福。可見,一個人即使缺少錢,但他為瞭某種高尚的理想而活著,那麼他是幸福的。
2、錢也不是萬能的:
(1)一個人即使有很多錢,但他的精神世界如果是空虛的,或者生活並不自由,那麼就決不會有幸福,有時甚至是痛苦的。《紅樓夢》裡的賈寶玉生長在一個門第顯赫、極為富貴的封建官僚傢庭裡,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說他是很幸福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2)他為封建禮教所禁錮,沒有自由,因此,他不幸福。古羅馬帝國皇帝尼祿可以說是富甲天下瞭,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貴隻使得他獸性大發,弒母戮師,甚至荒唐到火燒羅馬城,最後眾叛親離,隻得自殺。這,說明瞭金錢與幸福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3、透過現象看本質:
(1)我們透過金錢的魔力,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就會發現錢不過是一種商品,如果喪失瞭那種能夠交換商品的能力的話,那麼紙幣不過是一些廢紙,金屬幣也隻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對錢的態度正確,理解得透徹的人是不會被錢所動的。
(2)我們對錢要有一種正確的認識。既不能像晉朝的王夷甫那樣把它蔑稱為“阿堵物”,連碰也不願碰它,也不能為它而瘋狂,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它。總而言之,我們對錢的態度應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